趙桓允面色冷峻。

淡淡道:“若王大人不能勝任大理寺少卿一職,自有能者上位,不必為難。”

王延立刻出了一頭冷汗。

早就聽聞三府肅正,對人疏離冷淡。

可那日三皇叔交代大理寺徹查這個案子的時候,卻是少有的溫和,他以為三皇叔的性情並沒有傳聞中那般不好相與……終究是他以為。

“王大人,若三日內不能破案,本王自會另派他人。”趙桓允端茶送客,王延大氣不敢出地退下,出了門才發現後背都溼透了,橫豎都是一死,不如早死早託生!

王相令迎面走來,見他大冷天的額頭卻冒著汗,笑道:“巡防營的地龍燒得熱了些,大人莫怪,隨在下去茶房坐坐喝杯茶吧!”

王相令是趙桓允的心腹,王延自是不敢怠慢,掏出手帕擦了擦汗:“恭敬不如從命!”

兩人進了茶房。

王延尷尬地說明來意。

王相令笑道:“王大人,大理寺秉公辦案,理應不畏強權,有道是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何況東宮僅僅是牽扯到此案中來,王大人又為何連查都不敢查了?”

“大人有所不知,若太子健在,在下也不會如此為難,如今皇后日夜禮佛,不問世事,太子妃和小皇孫更是深居簡出,低調隱忍,如果在下貿然前往查案,怕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王延說著,嘆了一聲,“罷了,我還是在想想別的辦法吧!”

王延早些年曾受到寧太師的提攜。

雖然他沒有投到寧太師的門下,但在眾人的眼裡,他是寧太師的人。

王相令自然知道他跟寧太師之間的恩恩怨怨,提醒道:“王大人重情重義之人,在下佩服,東宮女眷多,大人登門實在不便,不如派大理寺女官前往,一來方便,二來大人也能避避嫌,一舉兩得。”

“多謝大人。”王延眼前一亮。

待王延走後,王相令才信步進了書房,見趙桓允正站在窗下喂翠郎,便上前道:“殿下,莊子那邊已經安排妥當,只是太后說想去微光湖那邊看看,怕是也要動用姜二小姐的兩處莊子,姜二小姐為了修河堤,年前特意先修了路,太后的車駕穿過姜二小姐的莊子最為安全可靠。”

“這事我跟她談。”趙桓允用筷子把肉片塞到翠郎嘴裡,又問,“騫哥兒琰哥兒到了沒有?”

“兩位世子早就在正廳那邊等著見殿下呢!”王相令笑道,“世子們頭一次去莊子做事,凡事親力親為,表現出色,殿下可是要好好獎賞獎賞他們。”

雖說歷年的農耕節都是有三府操辦的。

趙騫趙琰卻是頭一次參與其中,趙桓允有意歷練他們,事無鉅細地交給兩人去做,兄弟倆一連幾日都住在莊子上,倒也沒有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