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東窗事發(第1/2頁)
章節報錯
姜瑗得知姜謹遠失蹤,很是心焦。
心急如焚地去書房找到趙啟,把這事說給他聽:“殿下,父親昨晚一夜未歸,怕是出了事,府上四處找尋無果,求殿下派人幫忙找找吧!”
趙啟正在看書,他手持書卷,臉上波瀾不驚,淡淡道:“國公爺手握兵權,想要在京城找個人,簡直是易如反掌的事,何須本王出手?”
“殿下,這樣的事自然是人越多越好,您終究是我們府上的姑爺……”說到姑爺的時候,姜瑗明顯有些心虛,她入府這些日子,得知她有孕,趙啟臉色很不好,也就在新婚夜陪她坐了一會兒,就搬去了書房那邊,再沒有進過她的房。
這幾天他一直睡在兩個侍妾那裡。
其中有個叫媚兒的侍妾扶侍得最多……為此她還特意讓人準備了避子湯,讓心腹丫鬟芍藥親自看著她們喝下。
趙啟得知此事,雖然什麼都沒說,卻對她日益冷淡。
竟不似從前了……
“我知道了。”趙啟在她小腹上落了落,語氣溫和,“你且回去休息,待會兒我派人問一下便是。”
“多謝殿下。”姜瑗見他心情尚好,便貓一樣貼了上來,鼓起勇氣問道,“殿下最近很忙嗎?都不見殿下來看妾身……”
雖說她有孕不能侍奉他。
可他都不曾跟她說幾句話……
“你有身子,自然得好好養著。”趙啟臉上難得露出笑容,“我是不想打擾你,你若有什麼事,儘管派人告訴我便是,我還有事,你先下去,等我空了,再去看你。”
“是!”姜瑗盈盈退下。
裕王府的謀士唐冶這才從書房隔間走了出來,輕咳道:“殿下,以在下遇見,這多半是姜大人行為不端所致,非政務之事,咱們還是不要插手得好。”
趙啟本來就沒打算出手幫忙,點頭道:“你派個人打聽一下就行,不用插手。”
“屬下遵命!”唐冶四十多歲,性情沉穩,他畢恭畢敬地應著,又長揖一禮,“殿下,倘若二皇子娶了燕國公主,怕是對咱們不利,殿下的婚事也得趕緊提上日程才是。”
侍妾側妃再多,也比不上一個有身家的正妃來得重要。
姜瑗雖然出身國公府,卻只是二房。
若姜瑜不嫁進來,姜瑗入府則毫無益處。
“本王倒是想迎娶姜二小姐,可惜襄王有意,神女無情……”趙啟揉了揉眉頭,懊惱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都怪本王心急了些。”
現在姜行遠已經回京。
對姜瑜用強,顯然不可能。
若是弄巧成拙,倒黴的還是他。
“殿下血氣方剛,這些事也在所難免……”唐冶當然不好指責主子誤事,斟詞酌句道,“木已成舟,咱們總得往前看,眼下寧太師隱忍低調,四皇子閒雲野鶴,若論朝中勢力,他們比不上殿下,若論軍中力量,他們比不過二皇子,故而殿下所求,最好還是將門之女!”
“眼下朝中炙手可熱的大將軍,非孟昭和姜國公所屬,姜瑜那邊是不用指望了,她斷不會對本王回心轉意,至於孟將軍之女孟小姐,她跟姜瑜來往密切,怕是也不肯嫁過來。”趙啟心裡明鏡一樣,“其他的,本王倒再也想不到還有別人。”
這正是他懊惱之處。
若是他收斂一點,也不會落到如此地步。
“殿下這些年,滿眼只有姜二小姐,對京城其他女子自然沒有印象。”唐冶笑笑,上前給主子倒了茶,也給自己倒了一杯,撩袍坐下,“莫非殿下忘了徐閣老還有個女兒待字閨中?”
“徐閣老?”趙啟恍悟,“不錯,他的確有個女兒尚在閨中,只是前幾天我聽說,徐閣老想把徐四小姐許配給三叔祖,也不知道這門親事如何了!”
“三皇叔淡泊之人,怕是不肯跟徐家結親。”唐冶胸有成竹道,“徐閣老雖然沒有兒子,但他兩個義子卻都在軍中效力,而且徐閣老的侄子徐川,還是統領東南三州的抗倭大將軍,論實力,並不輸於孟昭和姜國公。”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義子侄子終究不是兒子。”趙啟搖頭道,“據我所知,徐川跟我二哥私下裡也有來往,即便我娶了徐四小姐,怕是徐川也未必為我所用。”
“殿下,成事在天,謀事在人,義子也好,侄子也好,若他們不能為殿下所用,那就是在下無能了。”唐冶正色道,“殿下若願意,在下定會用心籌謀此事,徐川跟二皇子翻臉之日,便是殿下收他所用之時,殿下只管捕獲芳心,剩下的事,交給在下就好。”
“待本王拿定主意,再跟你細細謀劃此事。”趙啟知道唐冶性情穩重,也知道若是沒有把握,他不會說這樣的話,更知道他的野心,他立志成為天下第一謀士,而謀士的終極目標,便是助主子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
“殿下,那姜側妃這一胎?”唐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