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風雨欲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待眾人走後,宇文氏留下趙桓允說話:“徐四小姐頗有才名,又鍾情於你,而且家世也不低,母親就瞧著這姑娘很不錯,至少她能幫你打理府上庶務。”
“母親是不是也覺得她只能幫我打理庶務?”趙桓允淡淡道,“若我缺個打理庶務的,儘管交給王相令就好,何必再費心思娶個人進來,她非我良配,母親不必再說了。”
“三郎,你還是忘不了那個女人,對不對?”宇文氏有些生氣,“她雖然貴為太后,卻終究是個寡婦,你跟她是沒有結果的,我知道她頻頻派使臣來訪,就是為了你,我都恨不得帶人殺到涼國去,問問她,她到底要不要臉,難道我朝堂堂皇叔,要給她去當上門夫婿不成?”
“母親息怒,我要怎麼說您才明白,我並不是為了她……”趙桓允皺眉道,“我的婚事我自有主張,您就不用為我費心了,若不是十分中意,我是不會娶進來的。”
餘生漫漫。
若無心愛之人相伴,還不如寄情山水來得自在。
“人無完人,你又何必太挑剔,你身邊總是要有個女人陪伴的。”宇文氏嘆了一聲,“皇上早就說了,咱們三府輩分太高,娶妻嫁女的時候,不必在意輩分,只要有合適的就成,剛剛你大嫂跟我說了,她很中意薛家那個姑娘,等回頭再問問你大哥的意思,這事就定下來了,你當叔叔的還未成親,侄子侄女可是都要跑到你前面去了。”
趙桓允沉默不語。
稍坐了坐,起身告辭:“我還有事,就不陪母親了。”
宇文氏直嘆氣。
待趙桓允走後,餘媽媽才上前道:“王妃莫急,殿下人中龍鳳,豈能無妻,他定是要挑個最好的才肯娶進來。”
“這些年我把京城所有未嫁女子都相看了幾遍,也不見他動心。”宇文氏搖搖頭,“兒大不由娘,他都二十幾的人了,我怎能不急?樂平的孩子都好幾歲了,當叔叔的,卻連個未婚妻都沒有。”
“今兒奴婢瞧著殿下跟姜二小姐多說了幾句話,莫不是殿下對姜二小姐……”餘媽媽最是細心,也是看著趙桓允長大的,推心置腹道,“奴婢很少見殿下主動跟姑娘們說話的。”
“若是別人,倒有這個可能,唯獨姜二小姐不可能。”宇文氏喝了口茶,望著窗外又陰沉下來的天氣,緩緩道,“姜二小姐跟趙啟退了婚,明擺著以後不會是他的助力,姜國公又是手握兵權的,人人都想拉攏他,保不齊三郎也有這個意思,他之所以跟姜二小姐多說了幾句話,不過是在安慰姜國公罷了,姜二小姐畢竟是跟趙啟訂過婚的,三郎怎麼可能看上她?”
“到底是王妃深謀遠慮,奴婢實在是見識淺薄了。”餘媽媽從善如流地笑笑,“恕奴婢再多句嘴,眼下姜大小姐嫁給了裕王殿下,姜國公又是她的親伯伯,人家畢竟是一家人,說不定早就化干戈為玉帛了,如此一來,姜國公未必不會成為裕王殿下的羽翼……”
“親伯伯又如何,怎麼說姜大小姐也是搶了姜二小姐的未婚夫,姜行遠不跟他們翻臉,是姜行遠大氣,羽翼什麼我看未必。”宇文氏冷哼道,“庶女就是庶女,小秦氏的孫女到底也是上不了檯面的,姜大小姐就算了,你看看姜三小姐和姜四小姐,都是一副小家子氣,論才華氣度,她們到底比不上姜二小姐。”
“王妃所言甚是,奴婢也瞧著那個姜二小姐氣度不凡,跟他們府上的其他姑娘不一樣,奴婢還聽說恆親王妃跟國公府的那個馮氏,也不是很親近的樣子,傳聞說恆親王妃跟孃家不和,看來所言非虛。”餘媽媽又道,“聽說國公府有意讓姜大公子迎娶福寧郡主,是恆親王妃不同意……”
“你不說我還忘了這事了。”宇文氏又揉揉眉頭,“琰哥兒那邊相看得怎麼樣了?”
“前幾日琰哥兒縱馬,踩壞了國公府莊子的莊稼,被殿下禁足,今兒也沒放出來。”餘媽媽如實道,“魏王妃跟恆親王妃倒是相談甚歡……”
“琰哥兒的婚事,她說了不算。”宇文氏肅容道,“這事我跟他們兄弟三人商量吧!”
如此說來,恆親王妃也是想攀高枝的。
宇文氏對這樣的人,一向是看不上的。
姜行遠雖說是閉門謝客。
卻斷斷續續有故友來訪,而且一談就是大半天。
閒時便帶了姜離他們一起在練武場練武。
小秦氏送的女人,也都被他拒之門外。
姜行遠是耿直了些,卻並不傻,姜瑜提醒了他以後,他便讓姜離去查庫房的賬目,越查越生氣,這些年皇上賞賜的書畫古玩不少,剩下的卻沒幾件。
他去問小秦氏,小秦氏卻哭哭啼啼地說京城米貴,姜謹遠和姜慎遠的俸祿又少,晉哥兒和軒哥兒還在讀書,入不敷出,只得動用庫房裡的細軟,還說前些日子四處打點也花了不少,甚至,小秦氏還專程提了提殷氏的九處嫁妝莊子,說這些年府上沒見著莊子的收益,都是忠義侯府在打理。
言外之意是,莊子上的收益都是慕容氏手裡。
姜行遠到底是男人,也沒有繼續在庫房上計較,他雖然每天還會跟小秦氏請安,但母子情分大不如從前,之前母子倆都會家常理短地聊上半天,現在姜行遠坐坐就走,連茶都不喝了。
小秦氏雖然極力修復母子關係,但庫房的窟窿擺在那裡,她也只能裝聾作啞地繼續扮演慈母,甚至每天都讓廚房燉了熱湯給姜行遠送到練武場去。
姜瑜看在眼裡,便吩咐柳姑姑:“二房這些年放貸的事,也該讓人鬧一鬧,否則,父親還矇在鼓裡呢!”
柳姑姑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