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府位於滄瀾坊。

朝中重臣,六部官員多居於此。

忠義侯府所在的錦繡坊,是順慶年間新建的坊區,三教九流,文人墨客也旅居其中,護城河蜿蜒坊外,河對面就是大片的山林和田園,也是京城最靠近京郊的坊區。

兩個坊區並不相鄰,中間還隔著一個瑤光坊。

瑤光坊是個老坊區,最遠可追溯到前朝初期,大都是世家大族,王孫貴胄的百年老宅。

大皇叔的秦王府,二皇叔的魏王府,三皇叔的楚王府以及趙啟的裕王府都在瑤光坊。

大順朝治安森嚴,除了逢年過節,平日裡過了酉時末就宵禁。

尤其是瑤光坊那邊,五城兵馬司更不敢懈怠,一天總要來回巡邏幾次,除了坊間正中的那條商鋪林立的十字街上熱鬧一些,其他地方鮮少有閒人走動。

給姜瑜趕車的馬伕姓丁名順,三十歲,是忠義侯府的家生子。

因性情穩重,就被慕容氏撥了過來給姜瑜用。

姜瑜帶著阮媽媽坐在忠義侯府的馬車裡跟殷瀾殷湘姐妹倆話別,丁順趕著馬車慢慢跟在後面,殷瀾頗有長姐風範,再三囑咐姜瑜:“瑜娘你初回國公府,一定要謹言慎行,免得沾染是非,還有那荷花湖,可不敢再去了,若要賞花,只在迴廊那邊即可。”

今日福寧郡主落水的事,依然讓她後怕不已。

幸好不是自家姐妹。

“瀾表姐放心,我以後保證不去荷花湖半步。”姜瑜見殷瀾言語間情真意切,心生感慨,就是這麼個知書達理的可人兒,卻在嫁人後受到了婆婆陳氏的百般刁難,陳氏讓殷瀾給顧鶴鳴納妾,還悄悄物色婀娜多姿的瘦馬往顧鶴鳴房裡塞。

雖說都被顧鶴鳴拒絕了,但殷瀾卻終不能釋懷,鬱鬱寡歡。

那時她不過是一縷孤魂,幫不上忙,只能託夢安慰她,好在顧鶴鳴沒幾年便外放到了南直隸,殷瀾也跟著去了任上,才得以解脫。

阮媽媽靜靜地聽,並不搭話。

“瑜表姐以後得被拘在屋裡做嫁妝了,哪有工夫去逛園子。”殷湘活潑開朗,見殷瀾還在擔心姜瑜,打趣道,“外祖母說,下個月裕王府該來人照顧瑜表姐了,有裕王府的照拂,姐姐大可放心。”

提到裕王府,姜瑜眸光冰冷:“可不是嘛,裕王府的人一來,我就不能如此自在地跟姐妹們說話了,裕王府規矩多著呢!”

前世裕王府的兩個姑姑相伴左右,跟她形影不離。

卻在最後關頭,全都避而不見,任她喪命火海……她並不是怨人心冷漠,只恨自己看不穿。

殷瀾看了姜瑜一眼,掀開車簾往外看了看,吩咐馬伕停車,對殷湘道:“祖母最愛吃五芳齋的綠豆糕,你帶人去買一些吧!”

待殷湘下了馬車,殷瀾這才低聲對姜瑜道:“瑜娘,這話我原本不該說,但我思來想去,還是想告訴你,上個月祖母壽辰,我身邊的水杏說,她親眼看見你媛姐姐跟裕王殿下一前一後從海棠居出來,看上去不像是偶遇,當時我斥責了她,說她肯定看錯了,事後我越想越不對勁,再次問水杏,水杏發誓她絕對沒有看錯。”

頓了頓,殷瀾又道:“因我不是親眼所見,所以就沒敢告訴你,如今我說給你,就是想讓你警醒些,若是咱們誤會了也就罷了,若不是,你得當心……”

“謝謝瀾表姐,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姜瑜拍拍她的手,臉上凝重,“此事先不要告訴外祖母,我自會留意的。”

海棠居是殷貴妃在忠義侯府的閨房。

自從殷貴妃入宮,那院子便一直空著,平日裡也鮮少有人過去……兩人倒是找了個好地方。

“那就好。”殷瀾見她還算冷靜,也不似頭一次聽說,心裡雖有疑慮,也不好再問,回想起今日她跟姜瑗互不理睬,像是早有嫌隙,只當姜瑜早有疑心,只是尚未戳穿而已。

想到這裡,殷瀾心裡又嘆了一聲。

即便戳穿,又能如何……若是裕王殿下執意要了姜瑗做妾,姜瑜也只有預設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