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知非見劉承山笑容滿面,有些欲言又止。

想了想,他終究還是沒說什麼。

沒關係,小師妹,大一還有轉專業的機會。

江知非放下手機,謙虛地回應說:“都是咱學校比較優秀,我只起到很小的作用。”

“誒,這話不對。”

劉承山擺擺手說:“校領導們都交口稱讚,說你小子是有功之臣,就不用在這兒裝了。”

他抿了口茶,面不改色說:“告訴你這些,是希望你未來能為母校,繼續發光發熱。

始終不要忘記,自己的南湖大學出身。”

這句話,江知非這段時間,聽到耳繭都要磨出來。

“我知道,一定感恩母校,不忘師恩……”江知非很公式化地說了一長串話。

“重點是,不忘師恩!”

劉承山著重強調說:“以後無論在哪學習工作,要堂堂正正地說,你是我劉承山的親傳弟子。”

江知非:……

這才是老師你真正想說的吧。

另外,之前在您家門口,您表達的可不是這個意思。

“老師,我知道了,一定銘記於心。”

劉承山滿意地點點頭。

緊接著,他邊從抽屜裡拿出一張A4紙,邊說:

“還有件事,關於你小子的研究生導師。

想必你也打聽過,我師弟李鹿平,每年只收一個學生。”

劉承山把A4紙遞給江知非,然後笑著說:

“這是李老師給你的考題,就現在當場作答,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怪不得叫他過來藏著掖著,原來準備搞突然襲擊。

江知非拿起紙,看向紙面,發現只有五道題。

這五道題,並非那種有標準答案的考卷題,而更偏向詢問,對相關領域的看法和眼界。

正當江知非沉心思考時,聽劉承山補充說:

“你小子也不用緊張,給你打個預防針,李老師已經答應收你了。

這幾道題,只是根據你回答,制定未來對你的培養方案。”

劉承山說這話時,內心也有些奇怪。

先前,他主動聯絡李鹿平時,對方回答模糊兩可,只說願意給個機會。

可前幾天,李鹿平又打電話來,指定要收江知非入門。

念及此,劉承山不禁哂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