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不反對,但不提倡(第1/5頁)
章節報錯
今日朝會,有些出乎馮一博的意料了。
關於十萬倭女申請“渡海務工”的奏摺,遞上去已經有半個月了。
可自那之後,朝堂上卻一直動靜也沒有。
按照馮一博原本的猜想,景順帝和內閣肯定是不好直接答應。
畢竟大魏不是倭國那樣的國家,而是以禮儀之邦自居。
終究還是要臉。
這樣有傷風化的事,還是不太好擺在明面上講的。
所以馮一博覺得,景順帝和內閣對這件事的態度,大概應該是……
不反對,但也不提倡。
說明白些,就是皇帝和內閣,為了儘快收到賠款,採取默許態度。
如果將來事發,有人彈劾此事。
比如,批判倭女破壞大魏風氣。
那時候,內閣就可以安排人站出來。
提出尊重他國風俗,加強大魏的教化。
對於既定事實,要展現大魏的寬容。
總之就是和馮一博現在的狀態一樣,把太極拳和踢皮球的技能點滿。
一切彈劾的結果都是不了了之。
可讓馮一博沒想到的是,景順帝和內閣比他想象中,想要得更多,玩得也更熘。
“倭女遠渡重洋,來大魏務工,這是一件大好事啊!”
“是啊!盛唐時就曾有過類似的事情,這豈不是說明咱們大魏如今的國勢,已有盛世之態?”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此大魏之包容也!”
“……”
侍班官員簡單說了倭國的請求之後,朝堂上的就有人賣力吹捧起來。
顯然,景順帝和內閣的態度。
並不是馮一博所想的默許。
而是和他選擇將此事上報一樣,提前將這事丟擲來。
這是避免將來爆雷之後,有人以此攻訐。
但不一樣的是,馮一博可是據實上報啊!
他不僅將倭女出海務工,可能會轉為賣身的事說了。
還將可能帶來的後果也都加以推測,全部上報。
而景順帝和內閣卻只卻一點沒提賣身的事。
只避重就輕的,說是倭國要往大魏輸出女工。
對了,哈說掙到的錢還會用於提前還款。
這讓群臣如何反對?
當然,除了有人讚頌,還是難免有一些不同的聲音。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若這些倭女到了大魏,還是該密切關注一些。”
關注什麼?
一關注不就露餡了?
“話雖不錯,但我泱泱大國,只幾萬倭女來務工,就如涓涓細流匯入大海,激不起多大浪花。”
如果你說的是下海,那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