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沉穩的聲音,一人只幾步就到了丹陛之前。

顯然,這人站的位置。

在百官之中相當靠前!

聽到這個聲音,馮一博還覺得有些熟悉。

等他微微側頭看去,頓時就微微一怔。

“臣代表兵部,彈劾東海郡王和九省統制上輕車都尉仇欒,私下勾結,擅用職權,利用馮大人的拳拳為國之心,藉此次倭國議和之名,中飽私囊,侵吞海量利益!”

兵部尚書親自彈劾,這就是新黨給我準備的正餐嗎?

馮一博看著和他並立于丹陛之前的人,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原本他還一直在猜想,張松越到底會安排誰來彈劾賠款的事。

沒想到,竟然會是……

賈化,賈時飛!

順著賈雨村所言,馮一博也明白了內閣的用意。

議和之事牽扯頗廣。

和禮部、兵部、戶部,多少都有些聯絡。

禮部尚書是他恩師,李守中。

即使,師徒倆再怎麼意見不合。

也不至於在朝堂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

來一出“師徒相殺”的戲碼。

何況,李守中始終有所保留。

對於議和條款的事,他雖不同意。

卻也沒有表現出太多阻攔的意思。

除了李守中,禮部也無人能與馮一博抗衡。

戶部這邊,議和條款之中所有牽連的。

就只有賠款一條。

若是戶部出面彈劾此事,就是明晃晃的要錢了。

這番吃相,難免顯得有些難看。

不符合文官對錢財、利益,欲言又止的調性。

所以,只剩兵部出面最為恰當。

理論上來說,天下兵事都歸兵部所轄。

何況,此次出征兵部也有參與其中。

遼東邊軍就是受到兵部指派,才越過國境線。

在高麗與倭國開戰。

原本,馮一博還以為。

賈雨村在王子騰倒臺之後依舊穩坐兵部。

是因為皇帝和內閣,想穩住開國一脈。

這才留下他這個與賈家同宗之人,作為開國一脈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