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只要跟著大爺幹,不比造反來得慢!(第1/7頁)
章節報錯
早前,在開始籌備鑄幣計劃的時候,馮一博就沒讓東海郡壓制新式銅錢。
而是選擇用澆鑄大魏的制錢,也就是天泰通寶。
這自然不僅僅是因為水力衝壓機前期數量的限制。
更是因為他早有預謀,想要藉此打通黑龍幣和大魏貨幣之間的壁壘。
他透過對金銀幣賦值為制錢的方式,讓黑龍幣與大魏制錢可以進行無障礙兌換。
準備透過貿易,慢慢的滲透大魏。
乃至整個東方。
甚至還構想,將來如何可以影響海西。
對於以大魏為中心的整個東方來說,制錢和銀子是一般等價物。
充當商品貿易的媒介作用。
可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但一般等價物卻並不一定是貨幣。
準確來說,銀子的情況極為特殊,並非完全意義上的貨幣。
制錢才是大魏官方認可的法定貨幣。
雖然也有人私鑄銅錢,但相對來說還是有著很大限制。
但鑄制錢違法,可銀子卻是人人都能熔鍊的。
這主要和銀子的使用方式有關。
民間的普通交易,是銀子和銅錢摻雜使用。
平時用的時候,還經常要剪碎。
而大宗交易則多是隻用銀兩。
所以很多時候,又要重新熔鍊。
這樣的結果,就是銀子大多並非出自朝廷。
也就是說,大魏朝廷對於鑄幣權的把持。
僅限於銅錢這一種制錢。
即使有官銀一說,也只是大魏官方熔鍊的銀子罷了。
除了純度方面,可以得到一些保證外。
其實和私人熔鍊的銀子,在價值上並無太大差異。
當做貨幣使用的時候,該剪還得剪,該熔還得熔。
也就是說,大魏朝廷對銀子這種一般等價物的掌控度極低。
可又偏偏離不開銀子。
賦稅和支出雖然有很多實物,但也有很多地方要用銀子結算。
說來說去,這也算是大宗交易的一種。
這就難免造成,銀子這個承上啟下的主力貨幣。
很大程度上,在大魏一直野蠻生長。
幾乎沒有任何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