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降人才?”

景順帝的御桉上,正擺著馮一博的一詞一詩。

這些日子,他都忙於年間儀禮。

今日難得有空,便批閱一些秘折。

順便聽取龍鱗衛的彙報。

沒想到的是,竟意外的有個馮淵的訊息。

他起身將詩從頭又吟誦一遍,嘆道:

“呵!這個馮淵,真是好詩才啊!”

說著,景順帝抬頭看向來彙報的忠順親王,問道:

“你說,他這算自薦,還是勸諫?”

《卜運算元·詠梅》那首詞雖好,蘊含的向上精神極為出彩。

但對景順帝來說,也不過是唱些反調。

在陸游詞的基礎上反其意而改。

可另一首詩,景順帝卻讀出了不同的味道。

本是以“風”為題,卻被馮淵寫出了風氣的“風”。

好像怕人不懂,最後還被他命名為……

《新風》!

而景順帝說自薦,任誰都能想到。

畢竟馮一博才掛冠不久,就寫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詩來。

顯然是有著官復原職的想法。

但景順帝說的勸諫,指的卻不是勸他這個“天公”能“不拘一格”,讓馮一博繼續出任禮部侍郎。

而是別有深意。

大多數人,包括賈府眾女。

顯然都聯想到馮一博的處境,才將注意力都放在了最後兩句。

卻不知詩的前兩句,才是點睛之筆!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音究可哀。”

再加上評詩之後,馮一博才隨手填上的題目。

顯然是在說朝堂已經腐朽不堪,需要風雷之勢才能掃清。

其改革之意,躍然紙上!

這才是景順帝剛剛會陷入沉思的緣由。

也是詩會被李紈再次匆匆結束,想要遮掩過去,不讓賈府姑娘再過多討論的原因。

更是現在,這首詩出現在景順帝書桉之上的起因!

無他,涉及到了朝政!

大魏內憂外患,景順帝如何不知?

他早已在和內閣商議改革之事。

但史書又告訴他,歷代變法的皇帝都沒什麼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