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人間 第二十章 苦難世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時候的銀子大多由私人制造,不過多是碎銀,官府的官銀不在市井流通,所以似這般大的元寶拿出去都會被溯其來源。
這乾元二字,恐怕就是客棧掌櫃說的來自乾元寶藏了。
可這銀子是從青龍幫得來,莫非寶藏就在那個石門裡?
承遼深思片刻,越發覺得不可能,因為那個石門雖然在青龍幫,但不算隱蔽,知道的人也不在少數。
承遼想不明白,便將元寶收了起來,看來這銀子是不能拿出去用了,得找個時機,換成零錢。
想到這裡,承遼繼續策馬趕路。從刺客手裡奪來的天星劍,由於沒有劍鞘,拿在手中很不舒坦。
最重要的是,這把劍是殺人搶來的,可不是光明正大之物,得掩藏起來。
猶豫過後,承遼旋身下馬,走到叢林之中,這裡到處都是松樹和柏樹,承遼隨意砍掉幾根比劍要寬許多的柏樹枝。
用劍將樹枝從中劈開,後將兩根樹枝削的平滑,再將樹芯部位向內削成凹字形。這樣兩根樹枝合二為一就成了一個劍鞘,只是這劍鞘太過鬆散,承遼沒有時間把樹枝削出卡扣。
便取了松脂替代,將兩根樹枝粘合起來。
承遼滿意地點頭,當即將天星劍插入劍鞘內,雖然沒有嚴絲合縫的合適,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只是劍柄還裸露在外,承遼又挖開積雪,將草覆蓋在外掩人耳目。
做完這些,承遼再次上馬飛奔,飛奔之時不時帶動真氣揮劍而出。
一劍出,伴隨著淺藍色的真氣,大樹當即出現劍痕,觀其深度,當有一個食指關節深。
承遼對此很是滿意,他明白此時的自己空有真氣在手,是沒有武功底子的,有這等威力,已然不小了。
試過威力,承遼開始想是如何突破到藍氣的。
突破之時自己是沒有發覺的,唯一能夠懷疑的就是當時情況危急,若再不突破就要暴露避水珠了。
很可能是因為情況危急,逼出了潛力,承遼想著心中暗自欣喜。
人逢喜事精神爽,馬兒似乎也感覺到承遼的快樂,也隨著一路狂奔。
越接近益州城,高山越平,直到最後變成了平原風景,路上的行人也出現得越來越多。
這些行人多分為兩類,有衣衫襤褸的逃難之人,也有衣衫整潔的進城之人。
只不過路邊最多的還是益州城外的農民,老人和小孩在河邊刨開積雪,挖取野菜。
此時承遼已經遠遠看到了益州城門,不由快馬加鞭。
這些人見承遼騎著高大馬匹,皆不敢抬頭。
承遼也不再看他們,看到這些婦人和小孩就讓他想起了父母,想起的滋味可不好受,承遼不願去回憶那段過去的歷史。
流放的三個月時間,許是一路都沒有填飽肚子,承遼瘦了許多,容貌已經發生改變,此時的臉部輪廓分明,鼻樑更加高挺,原來白皙儒雅,如今面色偏暗。
眉毛依舊是劍形,只是目光不再似以前清澈透亮,多了幾分憂鬱和深沉,已不像一個十五歲的少年。
來到城門處,承遼看見有許多人聚集在城牆外,當是在看城牆上貼的許多告示。
想到流放至此的人可也會出現在告示之上,承遼正想衝上前去,這時從城內衝出來一支官兵隊伍。
所有人見狀紛紛閃開,承遼下了馬,將馬拉到一旁。
這個隊伍都騎著高大戰馬,觀數量至少百人。
兵官們手中的依次呈現出,盾牌,大刀,長矛,還有最後方的弓弩士兵。
承遼看得出來,這是要去打仗的陣勢。
眼下劉宋,北魏,北燕交手不斷,但這支隊伍人數不多,看起來是去圍剿某處叛逆的黨羽。
承遼沒有心思去想這些,轉身擠入人群之中尋找流放的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