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心理分析(1)(第1/3頁)
章節報錯
8月30日,紐西里州尤里地區,當地時間:約14:3017:00
林若詩從事犯罪心理分析這項工作已經快滿三年啦,以前她從沒有感覺到有什麼困難之處,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她開始有些迷茫了。
這近三年來,林若詩主要面對的都是那些已經被關進了監獄的罪犯,多數是被判了十幾二十年徒刑的罪犯。
這些罪犯透過獄中教育、勞動改造,人生觀念肯定會有一定層次的改變。
林若詩的主要工作就是每隔一段時間,透過一套規範化的流程對這些罪犯的獄中表現及行為意識等進行打分,然後對他們未來的思想動態進行一個預測,最後向監獄管理者提供一些管理上的建議。
當然了,這些建議多數都是人性化的建議。
這些年來,她不斷地研讀前輩們留下的關於各種犯罪心理的書籍,她發現,現實中的罪犯跟監獄中的罪犯,心理上可以說相差甚遠,甚至可以說完全不同。
一般來說,真正有組織、有預謀、有計劃的犯罪是極小數的,大多數的罪犯的犯罪行為絕大部分都是突發性的。
專業性的犯罪分子具有殘酷、冷血、變態、果決、堅忍、多疑、多面具、心理扭曲、性格分裂等等,這些罪犯很是聰明,入獄後,他們往往會將這些隱藏的很深,他們竭盡所能進行減刑。
這些人同時會對周圍的獄友進行潛行默化的影響,使得他們原本的個性也變得複雜起來。
林若詩發現,根據規範化的流程所作出的判斷,並不是完美和無懈可擊的。
三個月前,根據規範化的流程,一名被林若詩評估良好的罪犯提前出獄了,但僅僅只過了三天,這名罪犯便重新犯罪了,他先是暴力毆打素不相識的路人,然後企圖暴力襲警,在走投無路時便割腕自殺,雖然沒有死成,但也落下了個終身殘廢。
這件事對林若詩觸動很大,因為這名評估良好的罪犯可是透過七年的努力才得到提前出獄的結果的。
林若詩覺得必須提升自己,特別是要改變自己以前固化的思維,所以她主動要求到犯罪科進行實踐,想不到接觸的第一個案件就遇見了劉俊傑。
從理智上,林若詩告誡自己要透過事實來看本質,在案件沒有結束和有定論的情況下,一定要以客觀的態度來對待俊傑。
可是到了實際,當劉俊傑那可憐巴巴的神情出現在她面前時,她的心在痛,她便下意識地想去安慰他、保護他。
8月30日中午1時,林若詩接到了訊息,說在尤里度假村發現了劉俊傑的蹤跡,楊警官不在,而陳智奇則去了許國良自殺現場還未回。
此時,暴風雨已經逐漸平息了許多,風還在颳著,雨也還在下個不停,但是通訊、網路、交通等都早已恢復了正常。
林若詩的心情很複雜,她等不及了,她和丁丁交待了一下,便獨自一人開車趕到了尤里度假村。
在尤里度假村的衛生所裡,林若詩見到了還在昏睡中的劉俊傑。
護士告訴林若詩,大概早上十點左右,劉俊傑由海邊巡邏隊送來的。
今天早上,當暴雨減弱時,他是在尤里度假村左側海灘的一處公廁邊被發現的,送來時,人一直處於昏迷狀態之中,高燒曾達一度達到43度,很是危險,但經過注射退燒劑後,目前燒已經漸漸退下來了,狀況趨向好轉。
由於海邊巡邏隊透過內部警務頻道,得知劉俊傑是警方一直急於尋找的人,所以很是重視,為防止意外發生,還專門為他安排了一間病房,並派了專人看守。
林若詩向守護的人出示了證件,然後告訴他劉俊傑只是警方的一個協助者,並不是什麼犯人,所以他可以放心地離開了
林若詩走進病房,只見劉俊傑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他穿著一套十分不合體的睡衣,他的手臂上還吊著針水,本來清秀的臉龐已是變得極其的憔悴,甚至眼窩都開始深陷了,
林若詩發現劉俊傑的臉上、身上、手腳上,到處都有大大小小的傷痕,睡夢中還不住地在抽動著身體。
林若詩坐在床邊,靜靜地看著這個曾經心中無比喜歡的男孩,各種滋味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