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當初遠別父母,進京參加選秀,本是為了讓父母能夠對我放心,為自己尋個安養的好去處。”

“我曾以為宮中是潔白無瑕的,或者即便是我能夠僥倖入宮,只要不惹事,總能平平安安的活到最後,卻不曾想,差點把我的這條性命都搭上,只是為了一個還不曾成型的孩子,連男女都不知道。”

皇后嘆了一口氣,這宮中是牢籠,偏偏又是鬥獸籠,你的家世越好,就越容易被人利用,就如同自己,若非家世過人,又怎會被擺在這樣一個高位上?

底下的人目光灼灼的想擠過來,卻感受不到這個位置上帶來的致命壓迫,所有人都認為坐在這裡應當是安穩的,誰能想到這背後還有壓力呢?

“無論如何?走到哪一步,都別忘了你當初進宮的時候想的是什麼?我猜你當初不是為了和貴妃都個你死我活才來的,好好把握你該有的日子,你若是真的有了孩子,無論男女,都能給你自己買個安穩的位置,往上多走兩步,也不過是為了保證你的公主不必遠赴外地和親。”

皇后的語氣裡不無感傷,這天下大義可沒有那麼多,皇上要想把這個江山坐的穩,更多的是要籠絡臣子,就如同先皇,把自己最疼愛的嫡長公主許配給了而今的駙馬爺,駙馬爺還苦守邊塞,這是皇上收買下頭臣子的手段,也是為了表示對臣子的看重。

公主駙馬兩人夫妻情感穩定之後,郡馬爺再次遠赴邊塞之時,就會把兒女放在心上。

兒女留在京城,是陛下的恩賜,也是陛下的威脅,若駙馬爺安心戍邊還好,如果他有旁的想法,只要軍中監軍下了文書,駙馬爺的一家人就會是來日在戰場上交換的籌碼,所以皇上才會對長公主一家人格外看重,這是對姐姐的虧欠,也同樣是對姐姐的利用。

閒談之間,幾個后妃就已經一併到了書房門口,一見到皇后和貴妃等人都來了,皇上身邊的貼身太監總管就知道事情不好,趕緊微微俯身,朗聲說。

“不知諸位娘娘駕臨,陛下正在書房裡看奏摺呢,諸位娘娘是來找陛下的,還是來找咱們皇子殿下的呢?”

皇后也知道這太監大聲提醒是什麼意思?分明就是讓皇上知道這些皇妃都過來了,有什麼不能叫皇妃看到的東西,就得收起來了。

果不其然,足足過了一刻鐘,皇上才從裡頭開啟了門,眼神中帶著滿滿的詫異,而後又笑著說。

“諸位愛妃怎麼來這兒了?你們平日都是不來書房的,難道今日是見著皇后來了,所以一個個的都跟著過來了?”

皇上看到一臉溫柔的皇后,眼神忍不住更顯柔和,就連一直站在旁邊的新寵雲嬪都給忘了。

皇后沒想到皇上開玩笑的時候還會提起自己,面色就有些尷尬,但是仍然笑著嗔怪了一聲。

“陛下有事只管說事,扯上妾身做什麼?妾身今日是陪同諸位妹妹來的,正巧貴妃妹妹說宮中子嗣而今不多,這些皇子們今日又有考教,貴妃妹妹正好奇呢,大約是想叫大皇子贏的,所以就叫著妾身帶著她們過來看看。”

仔細說來,皇后說的這幾句話倒也沒錯,可是貴妃怎麼聽,怎麼覺得奇怪?為什麼就感覺像是在皇上跟前給自己上眼藥一樣呢?

很快,在皇上略顯冷淡的眼神當中,貴妃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麼?這不就是皇后再給自己下套嗎?

分明是陳妃提起要過來上書房的,皇后卻說是自己提起的,那不就是說自己在宮中對皇后不敬嗎?誰叫皇后無所出呢?任何人刻意在皇后面前炫耀自己的孩子,都成了大不敬。

貴妃開口就想解釋,卻沒想到皇上已經不願意聽解釋了,皇上只是微微抬首,叫貴妃把嘴閉上,眼神中也帶著滿滿的失望,語氣平靜的說。

“既然愛妃想看,那就來看看吧,不過今日倒還真得有個彩頭才成,要不然也枉費了你們浩浩蕩蕩的一群人趕到這裡來了,就讓這些孩子們給你們湊個趣兒,也給這些皇子們綵衣娛親的機會,梓潼以為如何?”

皇上這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把皇后當成了這些孩子唯一的母親,與其他人相比起來,皇后的位置超然,其他人即便是生了孩子,也不過就是家中的小妾之流,根本上不得檯面。

這話一出,其他人倒沒什麼,反正他們平日裡在宮中的位置也不高,然而,貴妃卻氣得險些跳了起來,這不就是在刻意打自己的臉嗎?皇上這是什麼意思?

“陛下這話就說錯了吧?什麼叫綵衣娛親?那不都是演給母親的嗎?皇后娘娘畢竟是一國之母,若說是綵衣娛親,那就有些嚴重了,不過是叫皇后姐姐看看這些孩子們哪個有真才實學罷了。”

皇后聽了這話,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計較這些,反而直接順手拉住了想要駁斥貴妃的皇上,語氣中帶著滿滿的寬容說。

“陛下,妹妹說這話有道理,妾身到底是一國之母,若說是綵衣娛親,倒顯得像是讓那些孩子們跟著費力了,就叫這些孩子們隨心所欲吧,咱們做父母的,瞧著孩子們高興,不就是好的嗎?還要求什麼別的呀?”

皇上聽了這話,有意再次抬舉皇后的位置,便連聲誇讚:“不錯不錯,梓潼果真有一國之母的風範,光是這份風範,就是他人不能及的,可見梓潼家中教養極好,實在是書香世家,果真是不差呀!”

儘管沒有一句話在駁斥貴妃的臉面,貴妃的臉上卻也漲得通紅,皇上一再誇讚皇后,反而對自己的話置之不理,那不就是在打自己的臉嗎?

眼見著自己在宮中積攢這麼多年的體面都要丟沒了,貴妃也識趣的閉上了嘴,不跟皇后爭一時的口舌之快了,反正日後怎麼著?那還得走著瞧呢!

“走,咱們去東書房,也瞧瞧這些孩子們在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