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的族學不比男孩子們的學堂,要從卯時到申時,往往是上午半天就結束,下午則回了各家。

大部分姑娘會跟家裡單獨請的師父學習刺繡女紅或者琴棋書畫一類,姚家正統的兩房姑娘要求尤為嚴格。

以姚錦歡為代表的,從族學回了家,用過午膳,就要跟羅媽媽去學刺繡。

羅媽媽是姚家大房特意從揚州請回來的刺繡大師,據說她的繡品之前都是進貢到宮中去的,是以在姚府地位尊貴,她的話,姚家大房的當家主母蔣氏可是句句聽。

可今兒,羅媽媽罕見地來大房告狀了。

從前她來,都是眉開眼笑,說三個姑娘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認真,可如今卻虎著臉。

“夫人,”羅媽媽語重心長,“大姑娘和二姑娘可從未出過這樣的岔子!”

原來今兒下了學,姚家大房三個姑娘就有倆不開心,一路上心事重重。

姚錦歡原本話少,如今就更加悶悶的,也不知在想什麼,聽講也不專心,看得羅媽媽心裡氣得慌!

但她畢竟是長女,性格貴重自持,好歹還能坐在那聽。

姚錦書影子都不見,若不是問了最小的姚錦畫,羅媽媽都不知她跑去了哪裡。

三個孩子當中姚錦畫最小,可姚錦歡和姚錦書一向是羅媽媽的得意弟子,如今一個魂不守舍,一個來都不來,她如何不氣?

一氣之下告到蔣氏面前,一通講明之後,才有了上面那番話。

她也覺得兩個女兒行為反常,又把姚錦畫叫來細細問了一遍,算是弄清了原委。

姚錦畫的敘述也簡單。

堂姐姐帶著新來的堂姐姐來族學唸書了,而且好厲害,姐姐背不下來的文章,三姐姐都能背下來!

這話到了蔣氏耳朵裡,就變了味道。

天下人誰不知道姚家三姑娘不學無術?

她怎麼會背的?她怎麼可能會背!還不是使了手段讓她兩個堂姐難堪?又想起羅媽媽的那句話。

“大姑娘和二姑娘可從未出過這樣的岔子!”

為何出岔子?

還不是姚家二房那冒牌丫頭又作妖!

蔣氏簡直要心痛死了,應付了羅媽媽,先往大女兒住的寧閣去。

敲敲門無人應答,一推門,見她的心肝寶貝大閨女正捏著針刺繡,只是動作猶疑,明顯心裡有事。

又因為聽見了門響,手一抖,針刺在雪白嬌嫩的手指上,登時一顆血珠滾落出來。

蔣氏疼得心尖尖都在打顫:“我的兒,你這是怎麼了?”

姚錦歡垂眸:“母親,女兒沒有將文章背熟,所以難過。”

蔣氏過去一看,發現姚錦歡面前的繡墩上除了針線笸籮,居然還攤開一卷書!

“這怎麼能是你的過錯呢,我都聽你三妹妹說了,都是你們先生不好,昨兒講的今兒怎麼就能背下來?神仙也沒有這樣的腦子!”

姚錦歡依舊嬌弱:“可是懷月堂妹已經背下來了,女兒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