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宛城歲月之十三:紅娘子(1)(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四宛城歲月之十三:紅娘子(1)
南陽府城。
龍十三回到府城時已經是六月下旬了。
此時,他心心念唸的那兩艘「戰船」已經試航完畢,並開始建造另外八艘了。
他最擔心的是橢圓形船首結構會破壞中國古代一直以來的船隻平衡性,不過最終的結果證明他還是小看了此時船匠的技藝。
自古以來,中國的匠人,無論是哪個行業,施行的都是師傅傳遞給徒弟的私相傳授,從未落到紙張上一代代傳下來。
直到宋應星的出現。
不過,就算是宋應星,也不可能將工匠們的一些個絕技、絕活全部瞭解後寫下來,人家也不可能全部告訴他。
實際上,像冶煉鋼鐵、提煉硝粉、硫磺之技中國至少在此時依舊領先於歐洲,但由於無法大規模推廣,匠人之間又有門戶之見,導致不能快速提高。
但有些事情,你只要稍加提點,老匠人們再稍一琢磨就懂得了,他這一琢磨可比龍十三傳授給他們多得多。
平衡性,就在他們的考慮範圍。
於是,有了這樣的船首,每一根肋材、船板、船幫以及船上各類附屬設施的佈局都會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根本不會出現意外。
而對於龍十三來說,他也只知道一個大概,從建造每一根龍骨、肋材、船板開始,他會讓老營裡派到這裡的接受過李信、龍小石他們教授的學徒用最新的尺子、秤、容器等衡器對其進行細細測量,並記下來,最後便形成了一艘船隻的結構圖。
這就夠了。
而眼下整個南陽府的耕作、工坊等務也在他的首席文官李信的管轄下處理得井井有條。
也是,老營就不用說了,他們已經與龍十三緊緊綁在一起,不可能出么蛾子,而對於當地的農戶、匠人、商人來說,只有有地種,有事做,可以自由經商,也不可能作亂。
對於老百姓來說,絕大多數都是想過安穩日子的,在任何時候都不例外。
故此,就算還有些士紳暗地裡不滿,但也只能暗地裡,是不敢弄到檯面上來的,周加禮等人悽慘的死亡景象還沒過去多長時間呢。
甫一回到府城,他就接到了好訊息。
「大當家」
由於龍小石一直跟著自己,訊息是李信首先傳遞給他的。
「好訊息」
「哦?」,龍十三饒有興趣地看著他,這李信實際上也只比他大兩歲,今年才二十二歲,卻在自己不在的時候將整個南陽府的庶務打理的井井有條,就這份能耐放眼整個大明也沒有幾個。
「先不忙」
龍十三一直保持了善於開動腦筋的習慣。
「既然是好訊息,那肯定是四周的官軍就沒有這麼快抵達我的南陽府嘍」
「大當家目光如炬,正是如此」
「容我想想」,一聽是此事,龍十三也十分高興,若是能有足夠的時間讓自己的新軍、新船、新炮、新銃得到充分的操練,那自然再好不過。
「肯定不是來自南面,如同我等之前所議的,南面的朱燮元部並非主攻方向,彼等肯定是會隨著傅宗龍、盧象升兩部進剿的進度來決定自己的下一步動向的」
「是的」
「那就是傅宗龍那裡了,盧象升所轄各部戰力強悍,留在大別山的羅汝才不可能是對手,沒有可能在短時間擊敗該部」
「北面的玄默所轄諸部的心思則與南面的朱燮元一樣,都是待機而動」
「傅宗龍所部都是我部的手下敗將,就算招募了新兵,戰力估計與義軍相差無幾,這不沾泥、紫金梁兩部倒也可能依託大別山、桐柏山
與其好好周旋」
「大當家所猜完全不錯,正是我等平時最看不上的不沾泥部,該部本來是在大別山與桐柏山之間遊動,一直都在大山中徘徊,近期,該部在山中擊敗了立功心切的汝寧府分守參將劉良佐」
「劉良佐部本就在山西被我部幾乎全殲,由於該部是京營六副將手下的人馬,失敗後,朝廷倒是沒有責怪他,只是將其降了一級,讓其以遊擊將軍的身份繼續鎮守汝寧府」
「這廝回到汝寧府後手底下還有幾百京營士卒,他以其為基礎,在汝寧府士紳、商戶的襄助下招兵買馬,勉強又拉起了三千人馬」
「由於汝寧府是他的轄地,雖然歸屬傅宗龍的管轄,但其為了將功贖罪,他一直緊緊跟著不沾泥,並跟到了大山之中」
「此時,跟著不沾泥的還有七八家,加起來也有幾千騎,還有幾萬老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