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宛城歲月之十一:赤眉堡(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街上依舊車水馬龍,遊人如織,完全看不到這是一個剛剛經歷了「換了日月」政權的地盤。
佔下了這麼大的地盤,沒有一定的基層吏員進行有效治理是不行的。
龍十三的辦法是,讓軍中受傷的人全部下來,加上老營一部分有些見識的「準青壯」,由於人手不足,有的地方甚至讓女子也當上了吏員。
像赤眉堡這樣一個規模已經接近於縣城的城堡,內鄉縣的典史就常駐在此地,他以前就是一個小強師的長槍兵,來自綏德州城。
除了他,還有十名同樣因為傷病退伍計程車卒,加上二十名在山西接受過錄事參軍衙門培訓的男女少年,這就是小強師管轄赤眉堡的全部人馬。
這點人馬,當然微不足道,留在城裡的不少士紳家庭裡的精銳家丁就有一二十人的。
但龍十三走在大街上時,並沒有見到魚龍混雜,欺行霸市,橫行不法的景象出現。
除了小強師剛剛佔據此地後,已經進行過一次對城狐社鼠的清理外,北有夏館鎮,南有內鄉縣城的軍力存在也是原因之一。
當然了,對於這樣的地方,龍十三採取的讓老營農戶輪番攜帶武器到城裡鎮守的策略才是主因。
由於施行了集體農莊制,一百戶人家就能抽調十人以「民兵」的面目前來駐守,否則眼下正好是農忙時節,若是將田地全部分了下去,這些人好久沒有穩穩當當耕種一塊土地的機會了,一旦有了,豈有不全身心撲上去的?
屆時,就算對小強師再有感情,抽調過來時難免會有怨言。
但集體農莊就不同了。
赤眉堡周圍有一千戶老營農戶,就能抽調過來一百人,這一百人雖然不是小強師的正規兵,但也是從屍山血海裡一路從山西殺到河南的,別的不說,都是見過血的,單憑這一點就比那些從未上過戰場的家丁強。
得知龍十三到了後,典史等人趕緊過來迎接。
在典史家裡用過飯食後,龍十三趕緊問起城裡的情況。
「大當家」,那名典史退伍前還是一名副哨總,舉手投足間還保留了軍裡的風采,坐著的時候也是腰板筆直。
「眼下我老營的田地全部完成了春耕,大傢伙對於沒有分到田地也很理解,分了田地的也差不多種完了,就是有一個問題......」
龍十三心裡一凜,不用他說,他就知道是什麼問題。
「是不是旱情?」
「是的,去年冬季只下了一場雪,今年開春以來還未下過雨,雖然雨季還沒到,但以往此時也應該有幾場小雨下了,眼下卻一場雨也沒下,幸虧這南陽府河流縱橫,開春之後熊耳山上的雪水融化,也帶來了不少河水」
「如果再不下雨,今年的春耕勉強還能進行,但冬天的小麥就夠嗆了」
龍十三點點頭,這一點他也知道,南陽府是中國的熟地之一,作為傳統優質農耕區已經幾千年了,溝渠縱橫,只要河水還在就能耕種,但也需要風調雨順來加持,否則也是無法耕種的。
「難道小冰河期的影響終於抵達中原大地了?」
又慶幸自己選擇的是南陽府,若是此地不行,還可以繼續南下去湖北,那裡,更是水網交織之地,更兼有漢水、長江兩條大河穿過,沒聽說過在明末時分還有大旱情的。
記得李自成北上一統關中,進而北上北京之前,憑的就是湖北的糧食,旱情,應該對那裡影響不大。
如果選擇繼續留在山西,抑或在河南北部,恐怕不足以支撐他的部隊沉下心來安安穩穩開始種田大計。
「雨季還沒來呢,冬小麥,再說吧」
雖然如此,他也必須要未雨綢繆了,必須利
用留在南陽府的商戶從湖廣多購買一些糧食了。
「那些人情形如何?」
所謂那些人,自然是擁有赤眉堡周圍三成田地計程車紳、商人了。
「表面上自然是對我等客客氣氣的,不過私底下也少不了一些心思,或坐等我們的失敗,或者咒罵我等是泥腿子的」
「哦?你是怎麼看的」
「大當家,無須理會彼等,如果有人當著我的面這麼說,我也不會生氣,一句話就將其頂回去」
「哦?」
「那就是,你別神氣,想當初你們的太祖還是討飯的呢」
「哈哈哈」,一聽此話,龍十三不禁哈哈大笑,一巴掌派拍在他的肩膀上,讓他差一點沒坐穩。
「你這樣想很好,眼下依舊是官府佔優,我等既不要示弱,也不能將所有的人都得罪了,否則,這些人成事雖不足,但敗起事來卻綽綽有餘,我等雖然有足夠把握將其撲滅,但終究牽扯了精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