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宛西攻略之二:宛南風雲(6)(第1/2頁)
章節報錯
「田雄,武力值80,統帥值80......」
這樣的人物顯然是不會在最前面衝鋒陷陣的。
崇禎元年,兵部尚書李邦華整頓京營,人馬裁汰一半,只剩下七,戰馬三萬匹,又裁汰一半,只剩下一匹。
此後,設定六名副將,每名副將管轄兵力約一萬兩千名,當然了,副將只是虛設,日常副將下面有四名參將實際負責。
黃得功,正是六名副將之一,在他的下面還有四名參將,而田雄正是其中之一,時下黃得功仍在北京,田雄卻先到一步。
一匹馬,分到二十四名參將手裡,則是600800匹不等,田雄由於考績優異,分到了戰馬八百匹。
經過李邦華整頓過的京營,別的不說,騎兵、步軍、火器營都是合格的軍力,但由於久未上戰場,自然要拉出來歷練一番,而田雄就是第一個。
李邦華在整頓京營時擯棄了家丁的做法,但田雄自從抵達南直隸後,透過與當地土豪的勾連,得到一些「助餉」後,又暗地裡將其拾了起來,八百人中有三百人立時便成了他田雄的家丁。
可嘆李邦華一番心血,最後還是做了嫁衣裳。
於是,當田雄在衝鋒時,他是以自己的三百家丁督促前騎兵衝鋒的。
而作為火器昌盛的京營,田雄麾下的騎兵顯然也頗有特色。
鐵盔鐵甲就不用說了,一色的三眼銃就是他們的標配!
龍十三心裡一凜,幸虧他還有親衛隊。
八十米!
龍十三知曉這個距離顯然是因為有模擬器的功勞,當他開啟它時,他的目標人物與他的距離就會顯露無疑。
最前面的親衛隊端起了他們手中的騎銃,後面的騎兵則揚起了騎弓!
「砰......」
「咻......」
由於有對付關寧鐵騎的經驗,知曉三眼銃的射程只有不米,而己方的騎弓拋射、騎銃平射的有效射程都在百米左右!
當戰馬的速度提起來後,八十米的距離幾個呼吸就到了,隨著馬匹的衝刺,剛才浮在他們跟前的硝煙早就消散乾淨。
一見前面的情形,龍十三不禁暗自慶幸起來:
只見剛才還聚在一起衝鋒的最前面的敵騎霎時就變得稀鬆起來!
雖然他們手裡面還有三眼銃,但此時,他已經不大擔心了。
「咻......」
「砰......」
此時的「咻」聲便不是弓箭拋射發出的聲音了,而是標槍扔出去後發出的聲響。
然後龍十三一馬當先,一手馬槊,一手標槍突了進去!
田雄的騎兵顯然都是京營中弓馬嫻熟者,很多都是世代軍將子弟,論起馬術、騎射、馬戰都不在話下,但問題是他們很久沒有上過戰場了。
歷史上,歷次滿清大軍入關劫掠路過京城時,多半是周圍九邊邊軍前來勤王、救駕,與敵作戰,京營從未真刀真槍與敵人交過手。
一支長久未上過戰場的冷兵器部隊,唯一的後果就是,「越不上戰場,越怕上戰場,就算上了戰場,也都想縮在後面」
朝廷原本打的主意是,「既然久疏戰陣,不如讓其與戰力較弱的流賊先歷練一番」
這主意原本不錯,歷史上左良玉、黃得功、劉良佐的部隊就是這樣歷練出來的,最後還成了明末幾大鎮將之一。
但沒有跟著左良玉、黃得功、劉良佐出來的京營則戰力堪憂,否則也不會在甲申年李自成過來時,坐精銳也不戰而降。
於是,當龍十三這支「流賊騎兵」先施以拋射、銃擊,再扔出標槍,然後一個個奮不顧
身殺進來時,幾乎所有的、包括田雄家丁在內的京營騎兵全部膽寒了!
見到這種景象,龍十三也顧不得下達「只擊殺戰馬」的命令後,而是任其發揮。
武力值高達95的龍十三此時無論在操控馬匹,以及使用馬槊、標槍的技藝上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當其一馬當先殺到田雄面前時,田雄等人正準備忙不迭地扭轉馬頭而去......
大紅的模擬器方框鎖定了田雄!
對於此時的人物,龍十三一直秉持著一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