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莊子固身邊,還有一百多人,從武大定這邊看來,他們都穿著棉甲,一個個頗為精悍。

那金不換正在莊子固的身邊,見到自己身邊又多了幾十人,自是歡喜不已。

正在這時,武大定偷偷對嶽鎮邦說道:「見到那身材高大的漢子沒有,那是莊子固,原河南總兵陳洪範的義子、騎兵千總,一手鐵槍、一手流星錘,端地厲害,就交給你了」

說著,他帶著身邊三十人從前面二十人中擠了出去!

既然是山賊,就不可能拿著同樣的武器,不過由於長矛是最常見的,至少有一半人還是拿著這種武器,而最前面的二十人則拿著山賊最喜歡用的朴刀。

武大定、嶽鎮邦帶著二十人擠到前面後,其後面還有十人,他們都是雙手長刀,當然了,每人身上還帶著三四枚震天雷!

此時,若是後面那二十人臨時反水,還有這十人來應付他們。

不過到了此時,武大定顧不得那麼多了!

就在金不換錯愕之際(他不認識武大定等人),武大定手中的長槍已經閃電般刺到了他的脖子上!

後世的武大定是搖黃十三家之一,還是有名的騎將,雖然也是為害一方,但卻是實打實地的馬上悍將,手中的馬槊也是一等一的厲害。

那金不換說白了是藉著「一斗粟」金聲桓的名聲才擁有這些部眾的,論起武力,可比武大定差遠了,於是,一下就著了道——當場了賬!

與此同時,嶽鎮邦手中的長槍也找上了莊子固!

岳飛乃軍中之人,其所創的武藝自然都是臨陣殺敵之技,岳家槍法也是如此,具體來說,只有兩個字。

一是快,快若閃電,不容你有喘息之機。

二是招式簡單,無非是刺擊、格擋、砸擊等,每一方面只有三四招,但招招致命。

實際上,嶽鎮邦認識莊子固,不過並不熟,見到莊子固後嶽鎮邦就知道自己的事便沒有那麼容易了結得了了。

因為自從跟著龍十三一起南下後,無論是渡河側擊茅津渡口,還是攻擊礦業城四堡,抑或拿下裕州城,都是讓他大開眼界。

何況,在安邑縣時,他可是見過小強旅以一個流賊營頭,卻先後大敗宣大總督張宗衡、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山東巡按御史陳新甲的兵馬,更是讓祖大弼、祖寬的三千關寧鐵騎鎩羽而歸。

這對於他來說太過震撼。

他這一支岳飛後裔,是實打實地繼承了嶽武穆兵法和武藝的一支,他常年又與蒙古人、甘肅/青海各土司打交道,深知明軍的實力。

於是,自從抵達裕州,知悉龍十三的打算後,他就決定乾脆投靠龍十三算了。

「精忠報國?」

不存在的。

有其祖先教訓在,他這一支早就沒了這個念想,否則他的兒子嶽升龍、孫子嶽鍾琪也不會效忠其滿清起來毫無違和感了。

於是,在他的一槍快似一槍的瘋狂進攻下,原本實力稍強於嶽鎮邦的莊子固只能雙手持槍來應付,而無法騰出左手取出流星錘來加強攻擊!

至於剩餘的人,則排成了兩排,以長槍陣的姿勢向前疾刺前進!

由於武大定一個照面就擊殺了金不換,這讓後面二十人霎時就放棄了臨時反水的想法,反而加入到武大定的陣營,一起對付起莊子固的手下起來。

此時,最後面的十名士兵才敢點燃震天雷拋向敵人較多的地方。

震天雷的響聲一起,大約一里遠的地方,馬崗附近立時就轉出來大量的騎兵!

「罷了!」

在嶽鎮邦的逼攻之下,莊子固完全沒有辦法使出他的鐵槍加流星錘的絕技,但如果光

憑槍法,時間一長,他顯然不是嶽鎮邦的對手。

聽到城外隆隆的馬蹄聲,以及就憑那二三十長槍兵就能牢牢控制住城門口的景象,莊子固知曉自己就要再次失敗了。

實際上,他被龍十三放了之後,倒是想撤回開封,重新回到自己的義父陳洪範的麾下。

不過,事情是殘酷的。

他這一千騎是河南總兵麾下唯一的一支騎兵,全部失去後,陳洪範豈能輕饒他,當即將他打入大牢,並任憑開封府城錦衣衛千戶將其押送去京城。

對於陳洪範來說,莊子固固然勇猛無敵,不過他的手下也不光是莊子固一個義子,而且,莊子固義子的身份完全抵消不了他丟失以前騎兵的罪過,將其丟出去任憑錦衣衛處置,反而會為自己撈得一個「賞罰分明」的美譽。

於是,他就能繼續被皇帝、朝廷認為是「忠臣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