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裕州“流賊”(第1/3頁)
章節報錯
陳永福、陳德父子由於當時正好站在西門城頭,被當場炸死,而其另外一子陳品倒是醒目的很,一早帶著少量騎兵從另外一門跑了。
幾日後,龍十三從鉛礦堡、鐵礦堡、鹽礦堡、礦業城共招募了以上、二十歲以下的合適少年三千人,暫時沒有編制兵種,加上願意跟著小強旅南下的工匠、礦徒約莫八千戶,從礦業城出發,浩浩蕩蕩南下了。
途中,他們沒有理會葉縣縣城,繞過後徑直朝裕州奔去。
裕州,後世方城縣。
其正東,是桐柏山向西北延伸的餘脈二郎山,其正北,則是伏牛山向東南延伸的餘脈魯山。
二郎山與魯山之間,就是豫東大平原通往南陽盆地的一條寬裡的谷地。
而裕州,正好卡在這處谷地上,扼守著南陽府城東北面的咽喉要道。
明末時分,凡是有山的地方必定有山賊,在平地則有江洋大盜,二郎山、魯山如此關鍵的地方自然也免不了。
在小強旅正在南下時,原本蟄伏與二郎山、魯山許久的兩股盜賊終於出山了。
說起這兩股盜賊,同樣與皇太極第一次入關北上勤王的軍隊有關,當時有一支廣東、廣西的勤王兵馬還沒走到京城皇太極就滿掠而歸了,如果皇太極當時還在京城附近,所有的秦王兵馬在沿途還是能夠得到一些糧草供應的。
但一旦大患消除,這些地方官的嘴臉就變了,立即就斷了供應,或者由以前的三日一供變成了十日一供,這下士卒們不幹了,一場令人心驚膽戰的營嘯過後軍官幾乎全部被殺。
留下來計程車卒肯定都是精銳,其中尤以來自廣西的狼兵最多,他們就近竄入了二郎山和魯山,幾年後,二郎山(核心地帶在後世舞鋼市)的首領就以前狼兵士卒李好為首。
而魯山(魯山縣以南的大山)那一路則以郭君鎮為首。
這兩人手下都有以廣西狼兵為主計程車卒幾十名,加上本地的山賊,各有幾百人,禍害裕州、魯山、舞陽一帶,南陽衛屢次發兵征剿均未果。
不過以前無論是李好還是郭君鎮,雖然手下人數眾多,但從來不敢打州縣城池的注意,最多盯上某個偏僻處的鎮子、堡子,但隨著龍十三的南下,他們不竟動心了。qs
在龍十三還在葉縣時,他二人便合兵一處圍了裕州州城!
前面說過,所謂三十六家、七十二家,除了極少數軍紀尚可,大多數與尋常盜賊並無二致,像李好、郭君鎮這樣的土賊更是兇殘無度,他們從魯山、二郎山出來時,就好像蝗蟲一樣將遇到的鎮子、莊子掃蕩一空。
然後押著男女老少幾萬人圍住了裕州城!
顯然,他們無師自通地學到了此時流行於流賊、官軍中的攻城妙策——驅趕百姓攻城。
此時,南陽衛的指揮使叫白珏,也是明初就被遷到此地的軍將世家,承襲這指揮使之職已歷三代。
此時,白珏自然不能再穩坐釣魚臺了,只得親自出動一衛所兵前往裕州迎敵。
原本一個南陽衛是六百衛所兵的,拋去唐縣、鄧州兩個千戶所,南陽府城應該有三千六百衛所兵才是,加上唐王府的護衛,湊齊是四千人馬應該不成問題才是。
不過,設定於洪武年間的南陽衛到此時早就糜爛不堪了,白珏出動的這一人已經達到了他的極限,其中真正的「青壯」不到八百人,還有至人都是從南陽府城招募過來臨時「當差」的富豪家丁。
若不是裡面還有他白珏的兩百騎兵家丁,白珏可不敢帶著這些人馬前往裕州剿賊。
按照白珏的打算,他自己帶家丁以及大部隊在後面慢慢行走,而讓他的家丁頭目帶領一騎先行一步,因為他知道以廣西狼兵為主的兩股山匪幾乎
沒有騎兵,他這一騎一出,山匪極有可能「作鳥獸散」。
以往他出兵征剿熊耳山、伏牛山、桐柏山的土匪時,這一招屢試不爽,頻頻奏效。
但他這一次顯然失算了,李好、郭君鎮雖然只是廣西狼兵中的普通士卒,不過在過去兩三年後也歷練出來了出色的統兵才能。
他們在得知白珏即將抵達時,這一次罕見地沒有立即逃跑,而是迎了上去。
當然了,他們還是先驅使裹挾來的裕州鄉民先去迎戰,然後在一處山谷設伏,等到那一名家丁正好追著鄉民興起時,郭君鎮、李好的府兵弓箭齊發,當場射殺幾十名家丁,李好還一箭射死了家丁頭目!
這下剩餘的家丁們大駭,忙不迭地逃了回去。
最後回到白珏身邊的家丁只人,此一戰,他損失了百名家丁!
這下白珏的心都在流血——這一百名家丁可是他白家三代的財力供養出來的世襲家丁。
不過,貴為正三品衛指揮使的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趕緊趕到裕州為其家丁報仇,而是嚇得退回到了南陽府城,當然了,他對唐王朱聿鍵以及南陽知府萬元吉說的是「賊勢盛大,先規避為上」。
於是,李好、郭君鎮就能好整以暇地催逼幾萬裕州鄉民攻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