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最後一個任務:第二次反圍剿(1)(第1/2頁)
章節報錯
稷山東南,涑水以北,聞喜縣。
一大隊人馬正從冀城絳縣聞喜的驛道上行走著,這隊人馬自然就是龍十三所預料的原本鎮守冀城的白安部人馬。
眼下的人馬幾有三千步騎之多,而白安只是宣府副將,哪裡能有這許多人馬?
何況,這裡面的騎兵還很多。
要知道,經過小強旅三的打擊後,洪承疇下轄的諸將手裡除了少數家丁,就沒有更多的騎兵了。
十一月份(陽曆十二月份),初冬的寒風已經開始肆虐三晉大地了,隱隱約約的,天空也似乎飄起了細微的雪花。
一開始雪花極小、極微,還斷斷續續的,除了偶爾的寒意,讓人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漸漸地,雪花開始大了起來,半個時辰過後,天空好像灑滿了柳絮似的,頓時黯淡下來。
白安,今年三十四歲,宣府人,軍將世家,不過,在大明,除非你著實勇猛善戰,又運氣不錯,能得遇明主,就像侯詢之於左良玉,劉鴻訓之於劉澤清,否則想要出人頭地還是很難的。
不過白安運氣不錯,他碰到了前任宣大總督張宗衡,張宗衡極好唱崑曲的揚州瘦馬,而白安手裡恰好有兩位姐妹花,當然了,白安以前管轄著張家口附近的防務,自然受到了八大家的重賄,揚州瘦馬便是賄物之一。
得知張宗衡也好此口後,本是張家口遊擊的白安趕緊將姐妹花獻上了,於是他就成了張宗衡的親信,一路升到副將的高位。
原來的宣府總兵楊國柱據說要調往登萊,於是,他白安接替楊國柱的位置將是板上釘釘。
不過,原本以為手到擒來的山西剿賊卻讓張宗衡摔了一個大跟頭,不僅讓他沒了宣大總督的職位,還被調到了澤潞擔任新設的澤潞巡撫。
這下白安沒了靠山,自然是彷徨不安,張宗衡調往澤潞時,自然不可能將他也跟著調過去,於是,白安便成了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麾下最不得志的一位。
不過,雖然對白安不大待見,但洪承疇依舊沒有捨棄他,眼下跟著白安一起南下的除了他的宣府人馬,還有祖寬騎!
是的,朝廷又將祖寬調到了洪承疇的麾下。
看來,朝廷這一次可是下了極大的賭注,為了在黃河以北攔住龍十三和他的小強營,不僅抽調了祖大弼、鄧玘、劉良佐,還將本在澤潞參與圍剿紫金梁的祖寬再次調到了晉南戰場。.
於是,依著龍十三各旅的實力,再想按照之前的盤算一口吃掉白安,然後威嚇剩餘兩路,進而再尋找戰機的機會便要泡湯了。
此時,洪承疇正帶著楊嘉漠、洪承疇、李卑三部穿越稷山與孤山之間的道路南下,而新到的四川總兵鄧玘則帶著祖大壽的弟弟,號稱「祖二瘋子」,悍勇僅次於祖寬的祖大弼,以及大同左路參將劉良佐從孤山以西的驛道南下。
兵鋒所指,自然就是他們一早準備的大本營—臨猗縣。
龍十三在中間的孤山稷山紫金山一帶以及東側的烏嶺山一帶都設有暗哨,加上偵騎,很快就將訊息傳到了他這裡。
按照明軍的行軍速度,無論是洪承疇、鄧玘部,還是白安部,都需要兩日方能抵達安邑縣附近,於是,他就有了一些餘地。
他依舊派出了阻擊白安部的人馬,不過這一次,他並沒有派出準備作為偏師的武大定第四旅,而是賀金龍第二旅。
「大當家,在下認為還是派出第四旅合適,眼下天降大雪,不合適用火銃兵出戰,而第四旅與其它三旅相比,也就少了火銃兵和炮兵而已」
李信見狀,趕緊出聲阻攔。
「不然」,龍十三卻搖搖頭,「既然敵人增加了祖寬部,那戰事就不是一時半會兒能
夠了結的,多火銃兵,就能安營紮寨,在主力出擊時也能鎮守大營」
「我部士卒都有寬簷帽,就算下大雪,一旦營壘落成,也能將火銃的龍頭、引藥池遮住,在野外主動出擊不成,難道依託營寨射擊還不成?」
另外,他還想歷練一下賀金龍、龍小石,與其他幾人相比,這兩人的賦值還是太過低微了。
再者,按照他向當地人打聽的,初冬的第一場雪往往不大,一兩日也就結束了。
何況,這還是天氣極為乾燥的小冰河期?
於是,他力排眾議,還是派出了賀金龍。
水頭堡,後世水頭鎮所在,如今是一個百戶堡,就在這裡,大雪驟然停止了,饒是如此,這場雪也下了半日之久,地上已經積了一寸厚的雪。
此時,賀金龍的大隊距離水頭堡還,而白安的大軍也距離此左右!
一個在驛道南邊,一個在北邊,經過雙方偵騎的打探後,雙方的規模、位置都毫無遮掩地傳遞到了主將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