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南下,南下(2)(第1/2頁)
章節報錯
龍十三終於緩過神來了。
他點了點頭,不過心裡卻又盤算開了。
「二十萬石糧草,也只能滿足十萬軍民半年之需,故此,我部必須迅速南下,然後在春季開始之前佔據南陽府,並在當地屯墾,那樣的話半年也過去了」
「故此,就算佔據了南陽府,在南下途中,最好是在接近南陽府的途中佔據一兩個大一些的城池以補充糧草,否則是撐不過去的」
「那樣的話就不能經陝州附近的盧氏縣抵達了,不過那樣一來,就必須經過洛陽、汝州,肯定會面臨蜂擁而至的官軍圍剿」
「唉,只能選擇一宗,山路崎嶇,又是冬季,肯定是大雪封山,一路上人馬不知要折損多少,算了,還是走大路吧」
於是,他站了起來。
他身後一直站著龍小石、龍小駒兩人,他一站起來,兩人趕緊拉開了身後的一塊黑色的幕布,然後露出了一大張地圖!
這張地圖是在霍州發現的,是大明兵部繪製的「大明山川地理輿圖」,裡面重要城池、山脈、河流、橋樑、渡口、驛道、關隘都一覽無遺,原本只有一米見方。
龍十三見了後便在老營找了十名善於刺繡的女子,她們一起花了兩個月功夫重新在一大塊白綢布上用各色絲線繪製而成。
繪製完成後,城池用青色,山脈用黑色,河流用綠色,驛道用黃色,關隘用紅色,渡口用翠綠色。
兵部繪製的地圖城池之間的距離也有標識,不過就是個大概,在上面標為「一日」、「半日」等字樣,龍十三瞭解後勉強換算成了里程。
「諸位」,此時他的手裡多了一根一米長的細木棍。
「這裡是靈石縣,這裡是霍州,這裡是趙城縣,這裡是興唐寺」
「明日,所有需要遷徙的人一律匯聚在靈石縣城、霍州州城、趙城縣城、興唐寺四地,也就是,靈石縣城以北的所有的人全部向縣城集中,霍州、趙城、興唐寺類似」
「按照我等以前的安排,已經對來自各地的農戶進行了編組,諸如第一鄉、第一村等,一村一百戶,為一個村落,一鄉十個村,一千戶,一鄉戶,我等麾下一共有兩餘農戶,就縣」
「李信等人已經提前安排了縣令、縣尉、主簿等人,並指定了鄉長、村長,行動時就以縣、鄉、村為聚落統一行動,由各長指揮」
「還戶左右的匠人,也按照各自礦場、作坊在場長、坊長統一指揮下行動」
「餘者醫館、商鋪、學堂、武館、老營管理人員等還有大戶,就跟著老營一起行動,由李信統一指揮」
「行動開始時,第二旅斷後,由賀金龍統一指揮,從今日開始,第二旅就接管包括靈石口關、靜升堡在內據點的防禦,你等除了防禦北面的曹文詔等,還要注意西面汾西縣城的虎大威部」
「是!」
賀金龍站了起來,並接過了龍十三遞過來的令牌。
「第四旅即日起開拔到興唐寺,並護衛那裡的老營人馬前進」
「是!」
武大定站起來接過了令牌。
「第三旅擔任前鋒任務,偵騎前出三十里,為我等掃清障礙」
「是!」
李佔春鄭重其事地接過了令牌。
「本當家的第一旅居中」
這次他拿出了兩面令牌,一面給了李信,一面給了李仲。.
「老營諸務就由李信統籌,軍務暫由李仲替本當家打理」
......
第三日一早,靈石縣城的人馬率先出發了,他們花了一晝夜才抵達霍州,第四日一早,霍州的人馬再往南走,又花了一日才抵達趙城縣。
一早,趙城縣的、興唐寺的人馬一起開始行動了。
興唐寺那邊的除了武大定的第四旅,也就戶人家,顯然是作為偏師來使用的。
而趙城縣這邊的人馬則是浩浩蕩蕩,蔚為壯觀,當所有的人、馬、車輛、牲口踏上主驛道時,前後綿延幾十裡。
自從左良玉部被殲,北上增援的莊子固部也覆滅後,包括洪承疇在內,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會認為他們的軍隊能在野外打贏小強旅,於是,嬰城自守便成了他們最合適的選擇。
路過平陽府城時,城牆上的洪承疇雙眼冒火,他憤怒的不是流賊大大咧咧遠去了,而是這樣的情形一旦傳到京城,他一個「坐視賊寇遠遁」的罪名是少不了的。
當然了,隨著龍十三的橫空出世,歷史已經被改變了,不要說別的,隨著曹文詔部的騎兵沒了,他想要再大殺四方已經不可能了,而左良玉部的覆滅更是深遠地影響了歷史軌跡。
李佔春的前鋒人馬已經抵達了安邑縣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