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州(後世沁縣)。

二郎山大寨。

二郎山是沁州南面的一座山峰,上面本是山西當地一夥流賊的山寨,如今卻被從延安府過來的陝北三十六家大頭領紫金梁闢為大營。

與李信、龍十三想的差不多,當羅汝才、張獻忠提出要南下襄垣縣,然後經滏口陘進入河北大平原時,就算紫金梁王自用資質平庸,也不會立即答應他們。

這樣的事如果出多了,那麼他這大頭領的位置就不保了。

就這麼簡單,這就是現在的王自用,以及後來的高迎祥的心思,換成除開張獻忠、李自成、羅汝才三家之外任何一家的大當家做這個大頭領都會這麼考慮。

將他們當成真正的“梟雄”確實有些過了,他們現在只不過是稍好一些的土寇罷了。

當然了,像不沾泥、紫金梁、蠍子塊、闖王等人肯定不是普通農戶出身,否則他們也坐不到這個位置。

這四人無一例外都是能在陝西北境出入邊境販賣私鹽、馬匹的人,這樣的人,無一不是時刻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猛人,但就算如此,他們的見識也達不到像龍十三、李信那樣的高度。

故此,紫金梁自然做出了分兵的選擇。

以前在邊境販賣私鹽、馬匹時,高迎祥無疑是他們的領袖,於是,王自用便讓他帶隊,帶著麾下十一家(原本有十四家,其中的張妙手、映山紅、白九兒三家被當做炮灰斷後,投靠了龍十三)以及張獻忠、李自成、高傑、張天琳、羅汝才一共十六家向南邁進,準備進入襄垣縣後再竄入河北。

而紫金梁自己與不沾泥張孟存帶著十七家準備經沁源縣再次進入汾河河谷地帶。

龍十三以前的大當家點燈子趙勝也在其中。

託龍十三的福,原本在此時已經戰死的點燈子還活得好好的。

得知龍十三的情形後,點燈子以及手下的惠登相等的心情自然異常複雜,不過,趙勝是清澗縣老童生,也讀過幾本山川地理著作,知道往南的風險實在太大,雖然有再與龍十三碰面的“尷尬”景象,但他還是決定跟著紫金梁走。

眼下,高迎祥等剛剛離開不久,紫金梁王自用、不沾泥張孟存、點燈子趙勝、蠍子塊拓養坤等人依舊在王自用的大帳裡商議。

王自用能讓如今兵微將寡的趙勝也資格與會,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龍十三。

在如今的義軍眾裡,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在一個較大的營頭裡,當其中的某位當家要獨立出去時,必須獲得像王自用、張孟存這樣的人物認可才行。

王自用是以前陝西流賊真正的大當家王嘉胤的左丞,自然而然獲得了這個資格,而張孟存有這個資格則是因為像拓養坤、點燈子、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當家都是出自他的麾下,雖然他本人能力不高,但架不住人家麾下人才層出不窮。

而蠍子塊拓養坤則是單純因為人馬多,他手下自從在陝西起事以來一直保持了千騎的規模,其中能騎戰者也一直保持在一半以上,這就相當厲害了。

於是,準備“西進”的十七家的最高頭領自然還是王自用,副手則是張孟存、拓養坤、趙勝。

“他是一個餓殍”

趙勝正在講述龍十三的來歷,雖然他表面很平靜,但內心早就是翻江倒海,龍十三厲害他自然知道,但厲害到如此地步他是不知道的。

“自稱是清澗縣附近的農戶,但他顯然會讀書識字,不過其書寫十分醜陋,筆畫也大多不對,但其能通讀在下所攜帶的幾本兵書,也能斷句”

“我當時也問過他,按照他的說法,是因為家裡窮,沒有辦法拜師學藝,只能在書院外面偷偷學,一去二來,就只能學個大概,但此人極為聰慧,雖然書寫醜陋不堪,平常所說之話也與儒生大相徑庭,但極有見地”

“他在路上救了趙九,很自然就進了我營,他的悟性極高,特別是在武學上,簡直可用一日千里來形容,在青龍渡鎮與我分手時,其武勇恐怕僅次於我營的惠登相了”

“他倒是說得一口地道的陝北話,不過若是仔細分辨,還是有些分別,以前在下也是懵懵懂懂,不知曉其間的差別究竟在那裡”

“現在想起來,此人的陝北話夾雜著一些詞語是我等所沒有的,而我等所說他卻全部知曉”

“對了,我初次遇見他時他留著短髮......”

此時那面相極為兇悍的“蠍子塊”拓養坤突然插道:“難怪,估計是魯智深、武松一類人物,遊方僧,既在官軍、官府待過,又讀過書,從異地回到家鄉後突然病倒,然後就淪落成餓殍”

王自用、張孟存也紛紛點頭稱是。

這就是他們幾個的見識,如果超出這個見識那就是意外的。

此時在大明最為流行的評書就是«水滸傳»,加上還有各種戲劇、演說(村裡看過書的老人讀過後再在村裡講述,俗稱講古),裡面各個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此時的人娛樂活動極少,普通農戶、軍戶、匠戶更是如此,聽書、聽戲、聽講古就是最大的娛樂,特別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