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山居歲月之七:偵騎VS夜不收(第1/3頁)
章節報錯
徐勇,今年二十二歲,身材矯健有力,他原是延綏鎮某位徐姓總兵的義子,後來徐總兵有了親兒子,對徐勇就有些疏遠了,於是徐勇便遠走他鄉,來到遼東投軍。
此時的遼東,核心已經成了祖、吳兩家的禁臠,其中祖家把持著軍官職位,吳家則把持著財政大權。
祖家家主自然就是關寧鐵騎名義上的首領祖大壽,吳家家主則是祖大壽的妹夫吳襄,此人雖是武進士出身,不過對於經商斂財的喜好遠大於帶兵打仗。
此時,在冀州鎮、遼東鎮北面的是一個叫做喀喇沁的蒙古部落(後世承德到朝陽一帶),實力僅次於左近的科爾沁與察哈爾,於是便成了建州女真、大明爭相拉攏的物件。
為了補貼關寧軍的薪餉,朝廷特許關寧軍與喀喇沁互市。
都說是晉商間接資助了建州女真,不過在關寧軍與喀喇沁的互市中,關寧軍大量被標為「過期」、「損耗」、「廢舊」的物資,包括棉甲、武器、食鹽、鐵料、糧食源源不絕越過邊牆來到了喀喇沁。
當然了,區區喀喇沁眼下也就兩三萬帳,如何用得這許多東西,顯然其中就有女真人插手。
吳襄就是主持這項邊境貿易的幕後人物,他的老家是江蘇人,手底下自然有不少趨炎附勢的江南商人,從邊境貿易得來的馬匹、珍惜皮毛、人參、東珠源源不絕透過吳襄來到了江南商人們的手裡。
然後在十倍的價格賣到江南。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時下的江南,哪裡有即將亡國滅種的想法,依舊是處在一派歌舞昇平中。
吳襄實際上成了不亞於晉商八大家的巨賈,身家估計比八大家還豐厚。
這樣的情形,徐勇如何能出人頭地?最後還是用上了自己義父的書信才得以升到目前的位置。
當然了,此時的遼東雖然已經是一口醬缸,不過像左良玉這樣的人物,若是遇上侯詢這樣的恩主,那也是有造化的。
清晨。
徐勇斜躺在床上,看著身邊兩個這幾日搶來的女人,面上一點表情也無,雖然時常以「嶽武穆」自詡,不過在關寧軍這口大醬缸的浸染下早就別無二致了。
不過,縱是如此,徐勇還是保持著早睡早起,勤於練習武藝的本色。
「咻.....」
院子裡傳來了一陣練習槍法的聲音,徐勇不用看就知道那是賀人龍的夜不收頭目、親侄子賀勇,這廝今年準備參加武舉的考試,自然要勤練不輟。
這幾日,他與賀勇的夜不收與那支來自霍州的「夜不收」有過幾次交手,幾戰之後,他們連對方的毛都沒摸到,自己與賀勇倒是各損失了一個夜不收。
「不用說己方的秘密全部被賊寇知曉了」
徐勇想的就是這件事,以前在與其它流賊的探馬交手時,他們從未遇到過這樣的事,要知道,騎兵是明軍的精銳,但夜不收又是騎兵的精銳,何況,夜不收並不是某位將官的家丁,而是屬於朝廷的正式編制。
他們的薪餉至少在名義上還要高過家丁,每一名夜不收都享受著哨總的待遇。
如果沒有那一份能耐和傲氣,那還不如加入到家丁隊算了。
但就是這樣,己方竟然不敵對方!
「篤篤篤......」
門外傳來了一陣輕微的敲門聲。
「何事?」
「頭兒,敵人偵騎又來了」
「哦?有多少人?」
「不多,約莫三十騎」
徐勇倏地站了起來,然後三二就披掛好了,正準備出門時,眼角的餘光瞥見了床上那兩位光溜溜的女子。
「咣......」
徐勇將自己的雁翎刀抽了出來。
這是一口用蘇剛打製的雁翎刀極品,通體晶瑩雪亮,但分量卻比尋常雁翎刀沉重一些,可以騎步兩用。
得知他在遼東已經做到把總的職位後,他以前的義父終究決定正式接納他,讓其名正式進入徐家族譜,並送給他這柄市面上價值幾百兩銀子的雁翎刀。
高舉秋水雁翎刀,兩道寒光閃過之後,那兩名還在兀自熟睡的女子便身首異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