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3個任務:斷後(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所謂老營步軍,實際上就是點燈子等五大當家麾下五百騎兵的家屬,他們或為騎兵的兄弟,或為子侄,或為妻族兄弟子侄,按照點燈子的說法,有三百精銳。
不過在龍十三看過之後,便將其中一百年紀較大者裁汰,又讓其中一百已成婚者自動離去,最後只剩下一百年紀在十五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少年。
當然了,他給出的理由是“操練辛苦,又隨時要補充溝壑、餌者的空缺”,實際上只要騎兵還在,是輪不到這些人去填溝壑、去蟻附攻城的,不過在龍十三這麼一說後,不用他勸說,大部分都主動離開了軍營。
離開軍營後,他們在一般情況下就不會被趕上戰場了,無非是在行軍的時候,或者在守城的時候作為“青壯”出現罷了。
不過,就算這留下來的一百人,也並非都是省心的,於是龍十三就只能再招募一些人,得知龍十三的做法後,點燈子也同意了,他自己也知道那些所謂“步軍”的戰力的。
龍十三決定在跟著大隊來到吳堡縣城的與騎兵並無關聯的人群中招募五十人,又在吳堡縣城裡招募五十人。
這其中就包括了袁宗第,得知大恩人龍十三成了大營的六當家,袁宗第也很高興,沒有絲毫猶豫就加入進來。
姬家武館也跟著來到了吳堡縣,龍十三決定讓館長的大徒弟教授這兩百人的入門功夫,自己教授彼等佇列、體能等。
作為步軍來說,自然是沒有薪餉的,不過可以保證吃飽,也能保證衣服鞋襪的供應,僅這一點就相當不錯。
龍十三當上六當家後,每月可以從點燈子那裡領到十兩白銀,他全部換成了銅錢,這一次,同樣跟著來到吳堡縣的雜貨鋪掌櫃沒有收他五成的手續費,而是實打實地每兩白銀給足了一千文銅錢。
龍十三邀請姬家武館的大徒弟來教授長槍和弓箭的入門功夫,龍十三還是按照慣例給足了費用。
後來,龍十三才知道,所謂姬家武館,其中並無山西武術大家姬際可的任何子侄,不過是他的一名徒弟打著他的旗號開設的武館而已。
拿下吳堡縣後,點燈子給老營分配了十張五斗力的步弓,加上他們本來就有的十張,兩百杆長槍、二十張步弓,這便是龍十三老營步軍的全部武器。
至於甲冑,那自然是沒有的,不過作為大營的六當家,點燈子給了他一套完整的皮甲。
完成第二個任務後,模擬器並沒有急著出現給他安排第三個任務,於是龍十三便一邊訓練士卒,一邊在吳堡縣城瞎逛起來。
吳堡縣城中間有一座城隍廟,廟前有一個小廣場,可容納千人聚會,以前估計是縣城裡的人舉行社戲或者重大祭祀活動之地,點燈子拿下該城後,自然也對城裡部分人進行了抓捕。
除了以儆效尤外,作為農民出身的流賊部隊,自然也會將城中一些民憤極大者抓起來殺了,以讓城中佔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歸心的意思。
這樣的事情都是二當家趙九主持的,連龍十三也不得與聞,不過他才十八歲,還是一個少年,看熱鬧是天性,便也擠進去觀看。
只見廟前的社臺上一溜跪了好幾排加起來幾十人的“罪犯”,其中大多數都是城內的官員、有錢人、潑皮無賴。
這些人龍十三也沒有什麼好感,不過當中一人卻引起了他的注意。
只見那人約莫十七八歲,身形壯碩,濃眉大眼,穿著破破爛爛的羊皮襖子,包著白色頭巾,與此時所有的窮人一樣,他腳上只有一雙草鞋。
與其他人畏畏縮縮膽戰心驚跪在臺上不同,這廝雖然跪著,不過卻是仰首挺胸,一副絲毫不懼的模樣。
龍十三趕緊問一個看起來是維持秩序的騎兵,那人正好認識龍十三,便說道:“這廝十分可惡,本是城外放羊的貧民,我營士兵外出打柴時捉了他一隻羊,他就將其打死了”
“後來他知曉自己闖了禍,便藏在山上,後來還是三當家和五當家合力將其抓獲,這廝端地好力氣”
“他姓什麼?”
“誰知曉?不過附近的鄉民都叫他白三娃子,估計姓白,家裡行三,不過他家裡只有一個癱倒在床的老爹,得知白三闖了禍,當天晚上就死了”
龍十三眉頭一皺,暗忖:“點燈子營頭的軍紀雖然還不錯,不過並不是善男信女,無論是富戶還是貧民,凡是惡了本營的,會一律誅殺,這下這白三與本營的大仇刻就結下了”
“不過他也馬上要被斬殺,有仇沒仇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唉......”
正想著,遠處飛來兩騎,其中一人正是那“飛豹”齊一正,另外一人年紀也不大,不到二十歲,不過瞧那服飾,顯然也是義軍裡的一個頭目。
飛豹一到,便對趙九說道:“二當家,這是八大王營頭的哨總馮雙禮,說是與這白三相交莫逆,八大王的大營正好紮在吳堡縣對面的山上,得知此事後,便過來央求大當家放了此人”
“馮雙禮?”
龍十三心頭大震,“此人若是張獻忠麾下的馮雙禮,這個白三娃子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不行,不能讓其去投靠張獻忠!”
想到這裡,他趕緊往回走,走到縣衙時,朝著點燈子的親衛頭目拱了拱手便抬腿走了進去。
剛一走到衙署所在,便聽到後院一陣鶯鶯燕燕的聲音,中間夾雜著點燈子趙勝的聲音,龍十三剛走到二進院落的門口便猶豫了。
“凡事都有命數,算了,或許這白三命中註定要歸屬張獻忠”
正想著,那模擬器方框突然出現了。
“龍十三,你的第三個任務來了”
“完成斷後任務,保證點燈子大營老營人馬安然渡過黃河”
龍十三一看不禁眉頭大皺,“老營就兩百人馬,還是剛剛開始訓練的兩百人,能掩護得了老營幾千人渡過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