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到了天啟七年年底,再過一段時間便是崇禎元年了。

崇禎正在東閣內聽取戶部尚書張我續總結今年的財政收入和支出。

大明今年收入兩千一百萬石大米,四百三十餘萬石麥,另有五百八十餘萬兩白銀收入。

而支出方面,遼餉高達五百六十餘萬兩,九邊三百餘萬兩,另有漕運支出三百餘萬石糧食。再加上皇室宗親,衛所,官員俸祿等支出,大明今年赤字一百萬石。

也就是說,這需要崇禎自掏腰包,拿出這筆錢來補上國庫的短缺。

而內庫收入則有三百餘萬兩,倒也能拿出這筆錢。但他不想給。

很簡單的道理,一旦他拿出內庫的錢補貼,那麼官員們就會習慣性的找他要錢。

而這些錢大部分都落入了貪官的手中,實事也沒做多少,那他還不如把這筆錢拿來練新軍。

況且他對於連年增加的遼餉大為不滿,地盤丟了大半,但是支出卻越來越多。

他不由得質問道:“為何遼東的費用還在增加,每年都要漲十幾萬兩,而遼東戰事越來越糜爛!”

張我續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得行禮道:“陛下,臣也不清楚。”

崇禎大怒,喝道:“你作為戶部尚書,連錢怎麼用了都不知道,你還做什麼戶部尚書?”

張我續心中一顫,哆哆嗦嗦道:“臣無能,請陛下治罪。”

崇禎看著張我續,他決定把這個戶部尚書給換了,他想要奪回財權,就必須得換上一個有能耐的人才行。

他輕聲道:“張卿今年也已古稀之年,還在為大明效力,朕於心不忍,這般年紀也該在家頤養天年了。”

張我續暗歎一口氣,隨即說道:“陛下說的極是,臣確實想告老還鄉,頤養天年,含飴弄孫。”

崇禎點頭道:“張卿為大明效忠數十年,勞苦功高,等明年,朕便讓張卿榮歸故里。”

張我續連忙行禮道:“臣謝陛下厚恩!”

隨後崇禎便讓張我續退下,接著他便叫來了吏部尚書周應秋。

他隨口說道:“戶部張卿深感年老,意欲告老還鄉。你把那些適合戶部這個位置的官員名單送來給朕看看。”

周應秋大為驚訝,昨天他還和張我續喝花酒呢,那老傢伙昨晚還一樹梨花壓海棠,精神得很。

但是看到崇禎那一臉淡然的模樣,心中細思極恐,當即行禮道:“臣立馬去辦!”

他正要離開,崇禎囑咐道:“一定要仔細挑選,戶部尚書這個位置很重要,大明需要一個有能力的人擔任這個位置,為朕分憂。”

周應秋低頭道:“臣明白,此事臣親手辦理!”

等到周應秋退下後,崇禎又拿出了袁崇煥的奏疏,這位圓嘟嘟提出可以為朝廷省下七十萬兩的計劃。

七十萬兩,這足以彌補大明的赤字,但是大明的財政因為天災,一年比一年崩壞,七十萬兩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想了許久,他決定撤掉王之臣,讓袁崇煥上位,至於毛文龍那邊,他必須得召見袁崇煥,告誡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