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品牌更重要(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於青火鞋廠的定位,劉立陽最早的想法是生產運動鞋。
運動鞋,代表著青春,時尚,活力,適合每一個年齡段,而且最容易引起潮流,大賣特賣。
上一世,國際上鞋子賣的最好的是耐克。
耐克集團旗下,出了許多個品牌,而且有很多爆款和經典款。
國內,鞋子賣的最好的是李寧和安踏,長期佔據著中端市場。
這些集團主做的都是運動鞋。
但是,過去這一陣子,劉立陽意識到了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做運動鞋,如果做低階質量的產品,根本不會有多少影響力,每年市場上低質量的運動鞋太多了。
他清楚記得,上一世在2000年以後去霞田村的大路街,那些賣鞋服的商店,看似擺放著幾十雙運動鞋,可品牌也有幾十個。
這類鞋,用料差,做工粗糙,設計落後,只會吸引貪小便宜或者收入低的人購買。
在早期,的確是能掙到一些錢,可等到將來經濟發展,人們收入水平提高,廣告行業發展起來了,它們的市場只會越來越小,直到最後貨物積壓,鞋廠破產。
上一世,劉立陽看到了不少鞋廠沒經營幾年就倒下,這些鞋廠,大部分生產的都是低質量產品。
一個鞋子的品牌,想要做到長期發展,就得吸引買家,留住老買家,吸引新買家。
吸引買家的最好方式就是,過硬的質量和前衛或者經典的設計。
而這三者要做好,都需要錢。
尤其是鞋子的用材上面,劉立陽記得很清楚,上一世在鞋廠裡,兩雙看起來款式差不多的鞋子,其材料的價格就能差二三十塊。
除此之外,想要把鞋子推廣出去,還需要宣傳,這也需要一大筆錢!
劉立陽現在缺錢,二十幾萬買完最基本的機器後,只剩下十來萬了。
這些錢只夠用來維持鞋廠的正常運轉。
資金不足,青火鞋廠的前期,沒辦法大批次進行生產高質量運動鞋,只能做代工或者生產其他鞋類。
劉立陽想到了一條曲線救國的道路:生產帆布鞋。
即便是生產高質量產品,帆布鞋的成本價也只有運動鞋的三分之一左右,大大縮減了資金。
最重要的是,上一世,國內的帆布鞋全面流行起來的時間是2000年以後,在95年,只有大城市才會有一些國際品牌的帆布鞋專賣店,而中小城市,幾乎沒有。
95年這時候,帆布鞋的市場大有可為!
劉立陽道:“我們的鞋廠,沒有固定要做哪一類鞋,很多種鞋我應該都會做,但不管做哪一種鞋,都必須要嚴格把控質量!”
“換句話來說,我們廠的定位就是,做高質量鞋!”
說著,劉立陽自嘲一笑,道:“當然了,我們現在還是一個小廠,還不可能所有品類的鞋子一起做。”
“我看他們鞋廠現在都是在做運動鞋,陽哥,咱們先做運動鞋吧!”二蛋道。
“是啊,每次去大路街買衣服鞋子,進去一看,都是運動鞋,大人小孩都在買。”黑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