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的農村,掙錢很難。

但是,大部分散工之所以願意出大錢支援劉立陽,是因為她們心中的良善和感恩。

要是沒有劉立陽辦作坊,他們可能得花好多年才能掙到過去幾個月掙到的錢。

現在為了家鄉修路,捐出其中的一部分,她們沒有想象中那麼心疼,甚至還覺得十分痛快。

這種大手花錢,還能把錢花在刀刃上的事,她們可算有機會幹一次了!

“太好了!陽哥,這路可以修了!”方曉飛十分激動。

“看來大家都很討厭這一條土路啊!”黑龍大聲笑著。

“主要是有陽哥帶頭,要不是陽哥,這事也成不了。”李大強看向劉立陽,眼裡愈加敬重。

劉立陽心潮澎湃,看著眼前的村民,心中的熱血在慢慢沸騰。

這一群可愛的村民,他想帶著她們一起致富的心愈加堅定了。

第二天一早,村民們紛紛到作坊捐款。

為了公正,劉立陽找過來了村長李順祥和那天一起去村委會的四個老人,請他們做個見證。

捐款是八點開始,可還沒到七點半,陸陸續續有人過來了。

而且,出乎劉立陽意料的是,其他不是作坊散工的村民也過來了。

原來,昨晚在散工回去後,跟鄰里說了這件事,基本上,十個裡面有八個都想捐這一筆錢。

長輩想的唸的永遠都是後輩,只要能夠讓後代過的舒服一些,他們都十分願意。

當然了,有一些家裡的情況實在不好,還有一些比較吝嗇、愛佔便宜的,他們沒有過來捐。

八點一到,大家排隊捐款。

錢都掙的來之不易,在登記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多看本子上的名字和數額幾眼,就怕登記人給寫錯了。

忙了近一個小時,全村的捐款收齊。

方曉飛、李大強和黑龍現場清點,最後合計,一共是十五萬一千三百二十五塊。

這筆金額遠遠超出了劉立陽的預估。

也讓村長李順祥和四個老人目瞪口呆。

全村一共三百多戶,算下來,平均一戶捐了五百塊!

也就是說,按照95年荔海市的平均收入來看,這一筆錢,相當於捐出了一個家庭一個月的收入!

這在其他村,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而這一切,因為劉立陽辦的作坊,成為了現實。

“好啊,好啊,太好了!”村長李順祥不斷地感嘆著,他激動到眼眶微微泛紅。

身為下浦村的村長,外面那條土路一直是他的心病。

每次去別的村,看著其他村要麼水泥路,要麼即便是土路也平躺寬闊,他的心裡面就十分著急:什麼時候,下浦村的路也能變的跟他們一樣好。

現在,機會來了!

而且,他知道,有了這一筆錢,不但能把路修起來,而且還能修成附近幾個村最好的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