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爭取拿到新貨源(第1/2頁)
章節報錯
作坊的發展速度過快,是劉立陽過去十多天的心病。
別說是一個小小的作坊,就是一個大廠,一個大公司,如果發展的速度過快,都很容易影響到整體的穩定性,甚至出現崩塌的局面。
上一世,劉立陽從新聞上見過很多大公司,就是前期的步伐走的太快了,最後失控,只能宣告破產,或者被收購。
至於說小公司,劉立陽見的就更多了,在21世紀初,鞋業服裝行業迎來爆發期,一些小廠盲目擴大規模,最後賠的血本無歸。
劉立陽的作坊原本發展的速度在他的控制之中。
但,為了能夠幫助高建輝,劉立陽又發展了白洋村一整個村的散工。
原先從三個廠拿的貨,下浦村和樟林村的散工,加上作坊裡的員工,消化了剛剛好。
現在多出來一個村,近三百個人的散工,這直接導致下浦村和樟林村的散工貨少了,錢也少掙了。
短時間裡,這些散工不會有想法,可時間久了,很容易出事。
附近幾個村,有作坊的不止劉立陽一人。
要是長時間給她們的貨不夠,她們極其有可能會去別的作坊掙錢。
她們去別的地方掙錢,倒是不要緊。
劉立陽擔心的是,隨之而來的可能會有不利於作坊的謠言。
諸如“劉立陽的作坊不掙錢了”、“劉立陽做事不公平”、“劉立陽喜歡新散工,對老散工不好”等等。
這一類的謠言會影響到作坊今後的發展,尤其是如果將來要在村裡建廠,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為了能夠解決這個心病,劉立陽在跟三個合作鞋廠多拿貨的同時,還請他們幫忙瞭解,哪裡有貨可以拿。
富果鞋革廠的徐開宏職位比較低,很難認識到其他大廠的上層領導,沒辦法幫上忙。
鴻興鞋廠的經理王志勇,倒是認識一些老闆,可在詢問過後,沒有一個老闆有額外的貨需要加工。
協風鞋廠的唐衛國一開始也是跟劉立陽搖頭。
但是,就在下午的時候,唐衛國給劉立陽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劉立陽有一個國內品牌的總經理明天要到協風鞋廠談生意,讓他過來跟人家聊聊,看看有沒有機會合作。
一大早,劉立陽就騎車前往協風鞋廠。
到鞋廠的時候,唐衛國已經在辦公室了。
他笑著讓劉立陽坐下,倒掉茶壺裡的茶葉,新泡一壺。
“對了,今天要跟你們合作的是哪個品牌?”劉立陽想著先了解一些資訊,好有點準備。
“澳康。”唐衛國將一杯茶放到劉立陽身前:“聽說過嗎?”
這個品牌劉立陽自然是聽說過,主打皮具,尤其是皮鞋這一塊。
上一世,這個品牌做的很大,一直是國內名牌,深受許多中老年人的喜愛。
但是,這個品牌是浙江那邊的,劉立陽沒聽說過有福建這邊的鞋廠跟他們合作過。
當然,也有可能是有合作,只是劉立陽不知道,畢竟劉立陽也不可能瞭解到所有鞋廠的資訊。
劉立陽點了點頭,道:“聽說過一些,據說皮鞋做的很好。”
“行啊陽仔,這都知道,你真是個萬事通!”唐衛國笑著打趣:“說說看,有什麼事是你不知道的。”
正說著,電話響了。
唐衛國笑著過去接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