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培養師傅(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從小到大,劉立陽見過村子裡不少男人會針線活。
那些失去了老伴的老頭,他們的衣服破了,釦子掉了,不好意思去麻煩子女,都是自己縫。
再有一部分是疼老婆的中年男人,也會縫縫補補,甚至還會織毛衣。
只不過,因為祖祖輩輩的傳統,多數人覺得,是個男人就應該去幹重活、體力活,針線活是女人做的東西,一個男人去做針線活,太娘了。
雖然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但是要改正過來並不難。
只要有第一個男人大大方方地在大家眼前鉤大底,讓別的男人看到他能輕鬆掙錢,自然而然會有更多男人加入進來。
畢竟,不會有人跟錢過不去。
尤其是在掙點錢得累的腰痠背痛的年代。
劉立陽想到了一個最合適的人選,李老拐。
李老拐開食雜店,平時都是在店裡面看著,沒生意的時候,十分清閒,和人打打牌,喝喝茶。
如果能夠說服他,讓他在店裡鉤一鉤大底,肯定能帶動其他人。
劉立陽決定晚上去找李老拐,眼下更重要的是先把貨拉回家。
到家的時候,看到院子裡有四十來個婦女正在閒聊。
比較熟悉的面孔有林麗春、黃大媽、劉桂香和王奶奶。
有人看到劉立陽,馬上喊了起來:“陽仔回來了,哎呦,陽仔,你這是拉了一板車的貨回來啊!”
“走走走,我們去幫陽仔一把!”林麗春先一步走出院子。
黃大媽她們馬上跟了出去。
“不用不用,我自己來就行了。”劉立陽挺不好意思。
“你就不要跟我們客氣了,你這一車,可都是我們的錢吶!”
林麗春打趣這麼一說,大家都笑了起來,也更熱情了。
“是啊,陽仔,你快去喝口水,我們來給你卸貨。”
“快去,不用擔心,我們保證不給你弄髒了。”
劉立陽被大家從板車旁邊拉開了。
二十來袋,很快就全部搬到了院子裡。
劉立陽也不耽擱大家,進屋喝了一口水後,馬上給大家發貨。
“這一次的貨會比之前多一些,我準備給你們每個人兩百雙。”劉立陽站在那些貨物旁邊,拿著賬本。
在回來的路上,劉立陽已經算過了,村子裡現在有五十多人跟著他做手工,一個人拿走兩百雙,就是一萬雙出頭。
留下一萬雙左右,是為了留給“新人”和自己。
如果兩萬雙全部放給村民,劉立陽是輕鬆了,可一雙他掙一分,兩萬雙只有兩百塊,這錢還不過妹妹交學費,更不用說父親的醫療費了。
為了確保家裡的開支能稍微寬裕一點,劉立陽決定自己鉤五千雙,這樣至少能掙到三百塊錢。
“陽仔,你真的要給我們兩百雙啊?”
“兩百雙,一雙五分,全部鉤完,就能掙到十塊錢!
“陽仔,你沒有騙我們吧?”
聽到可以領到“兩百雙”,大家都十分激動。
“我騙你們又沒錢掙。”劉立陽笑了笑,“還記得我昨天跟大家說的嗎,今後,我會帶著你們掙的更多。”
“只要你們相信我,這一句話就一直有效!”
“信,我們都信!”
“就是,現在你就是說觀音菩薩明天會來我們村,我們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