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如做,劉立陽介紹完自己最大的優勢後,拿出一個大底和鉤針,在大家面前演示。

早上來的這些人裡面,有一小部分沒見識過劉立陽的鉤線手藝,有必要讓她們也看看。

一手壓線,一手鉤線,穿插,回鉤。

猶如機器一般的操作,轉眼之間就完成了一個大底。

不管做什麼事,技術永遠是核心之一。

劉立陽展示的技術,馬上讓大家心動了。

甚至不少人已經在心裡面大好算盤,在劉立陽這裡把技術打磨好,到時候去別的地方掙更高的工錢。

“這麼快就鉤好了,我聽他們說廠裡鉤一個大底得一分鐘左右呢!”

“陽仔,你什麼時候學的這手藝呀!”

“敢情你這兩個月偷偷學手藝去了啊!”

昨天沒見到過劉立陽手藝的人,紛紛感嘆。

劉立陽笑了笑:“就這麼簡單,鉤好一雙,5分錢到手。你們要是擔心我賴賬,今天鉤多少,我馬上給你們結算多少!”

“來,陽仔,你先教我。”林麗春坐了下去,她是個乾脆的人。

“我也來。”黃大媽第二個坐了下去。

旁邊有幾個人也坐了下去,沒有椅子的就去找了幾個袋子往地上一鋪,坐在地上。

還有十來個人仍舊有些懷疑地在一旁觀望。

劉立陽也不著急能馬上吸引所有人來做,他先耐心地教授坐下來的七八人。

那時候村子裡的婦女,沒幾個不會針線活,鉤馬克線和針線活沒差多少,只是更需要一點力量和拉扯的角度。

再有就是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比如說拉扯多大的力氣比較合適,怎麼樣拉扯馬克線比較整齊等。

劉立陽只是稍微講了一下,林麗春她們就學會了。

只不過,畢竟剛開始做,手上的動作比較僵硬,又擔心將大底給鉤壞了,整體的速度就十分緩慢。

大多數差不多五分鐘左右才鉤好一個,就林麗春比較有天賦,用了三分鐘多點的時間就鉤好了一個。

有了第一個的經驗後,第二個鉤起來,大家都順手了不少,速度明顯加快。

劉立陽在旁邊像學校的老師指導學生,這邊提醒一下拿鉤針的手勢,那邊提醒一下鉤回馬克線的角度。

大概半小時後,林麗春鉤好了6雙。

“春嬸,你鉤好了6雙,一雙5分錢,6雙就是三毛,我先給你。”劉立陽點了三毛錢。

一張褐色的一毛和一張綠色的兩毛錢放在了林麗春面前。

三毛錢,可以買一斤的芥蘭,夠家裡炒兩頓了。

圍觀的人看到林麗春拿到錢,眼睛睜的更大了,臉上多了幾分躍躍欲試。

又過了十幾分鍾,其他人也陸續做好了6雙,劉立陽也笑著給她們每個人結算了三毛。

沒想到這麼簡單就能夠掙到錢,每個人的臉上又激動,又開心。

“陽仔,我也學!”

“還有我,還有我!”

陸陸續續,圍觀的人也都坐了下來。

“行,只要想學,我都教!”劉立陽熱情地把大底、鉤針和馬克線分給她們。

一共從李國華那裡拿回來了五十根的鉤針,完全夠前期使用。

前後一共有19個人坐下來鉤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