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誰不認識魏濤,那肯定是在說假話,故意的。

這個‘誰’,囊括的範疇即是整個華夏內的諸多有勢力的‘世家子弟’。

燕京的水有多深,可能你讓包兮倩和潘雪雲去說,她們也沒辦法說出一個全乎話。

太多太多深藏在水底的牛掰人物了,有的從小就名不見經傳,長大之後一直很低調,可當你在某個場合,經人引薦之後見到了,內心直接一句臥槽,原來他是那位家的孩子,以前根本沒見過。

魏濤也一樣,但在這類人的群體裡,都知道有這麼一個草根出身,十二三年前還在街邊練攤的魏總。

曾幾何時,只有經濟蠻荒時代的淘金者,才能在八九十年下海經商有暴富的。

在新世紀到來之後,網際網路時代來臨,暴富者有,但那都是靠著腦子成事的,也都是高學歷人才,看看如今網際網路大佬,哪一個不是學霸級別人物,就一個臨安馬學歷稍微低點,人家還是腦子聰明到你轉一百個彎可能都不及人家一個念頭的妖孽存在。

魏濤的出現,很傳統很復古,他很符合當下五六十歲以上的一些草根富豪特徵,在剛剛開放的時候,下海經商,哪怕沒有高學歷的知識儲備,也能乘著開放的機遇去迎風破浪,成就一番事業。

在這個時代,他這樣的絕對屬於特例中的特例,是那種讓人看了覺得不可思議的存在,哪怕他的履歷都已經傳遍了,大家依舊有些不相信。

他的自傳,不是本人口述,也沒有經過本人校對,一些雜誌和媒體,透過大量的資料收集,不去涉及人家沒有公開的隱私,只是公開的資料和資訊,匯總了一篇篇文章和一些小規模的人物自傳。

看過的人,紛紛驚歎太神奇了,哪怕是一些從來不相信努力就有收穫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位在某些方面確實創造了歷史,他用最傳統的模式賺到第一桶金,然後轉頭以一個技校畢業生(勉強中專)的知識儲備水平,直接進入到競爭最為殘酷的投資產業,以一個獨立投資人的身份,開始對網際網路產業進行投資。

這類人很多,自認為新的風口來了,投什麼賺什麼,殊不知網際網路產業會教你做人,會讓你知道這裡面的殘酷,有些投資血本無歸簡直就是常態。

他又贏了,不止一次的贏。

一個校內網可以說是運氣,之後一系列的操作,沒的說,金手指的存在,點石成金。

哪怕是財務報表和企業報表裡,關於魏總是大把大把的撒錢進行投資說明的還清楚,賠錢的專案多到數不清,當一百萬可以投資一個專案時,魏總一年要賠掉幾千萬,最近兩年更多,每年都要有幾個億的投資扔進去,最近兩年,新能源和生物醫療這樣的更高精尖玩意兒,他又瞄上了。

投入更大,週期更長,好多人都覺得他要遭遇滑鐵盧,可當看到他別的產業還在源源不斷進錢之後,這類聲音消失了,就算是賠,人家也有資本賠上幾年不傷筋動骨。

米哈遊的成功,從一個在魔都下面青年創業的小專案被他發現,一舉拿下了45%的股份,時至今日,作為投資者們紛紛看走眼感慨的專案,外面的估值雖說沒有融資而無法定型,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大家對於它的估值,最少最少也有二十億美元,高的甚至超過百億,一家遊戲公司,研發專案單一,產品數目也沒有很多,能做到如此,並且能夠開啟國外市場,透過貓牙的宣傳,自主宣傳鏈條無需多少宣傳費用,在歐美一些國家,作為小眾遊戲,還是得到了一些遊戲玩家的認可。

這也使得米哈遊的價值噌的一下又上了一個臺階,整體而言更香了。

魏濤很慶幸,他得到了一些訊息,有包兮倩和張志剛在,有潘雪雲葛玉霜在,還有燕惜雨那邊,包括南邊的徐浮生和鄭祖霆,他對於訊息的接收速度是不慢的,甚至可以說是穩居第一序列。

真假,他自然會派出相應的人去打聽,只需要知道有事發生了即可。

米哈遊這邊,不少人是動了歪心思的,也就是魏濤了,換個投資的人,肯定會被挖牆腳,各類陰損招式也會層出不窮。

燕京這邊總部的安保,對於蔡宇三人的保護,不侷限於物理層面,一些有勢力之人常用的威脅招數,他都確保了三人無需去面對無可奈何。

威名赫赫只佔兩分,直達天聽才是關鍵,這麼一個明星的公眾人物,他身上出任何事,保證半個小時之內,全國都知道,保證三兩個小時之內,會在足夠牛掰的辦公桌上出現相應資料。

跟魏濤和他的產業玩一些過去常用的小伎倆,你不僅要突破魏濤那些盟友構成的防禦體系,還要承擔一旦被點名之後的後果。

一個個輝煌戰果,都在預示著一件事,跟著魏總有肉吃。在與他為敵和蹭吃蹭喝兩個選擇之間,考慮到存在的價效比問題,多數有能量且能夠造成一定物理傷害的人,都覺得選擇成為朋友是最佳選擇。

魏濤自己都不知道,接受了潘雪雲等人的要求,給他帶來了非常好的環境安全,哪怕是心中再嫉妒的人,首先的選擇都是能否成為站在一個圈子裡的人。

畢竟,搶奪來的東西,很難真正屬於自己,尤其適合眾目睽睽之下,必須得考慮到魏濤自備的口舌(貓牙),以及他名聲所帶來的高層關注。

一個米哈遊,很多人要嫉妒瘋了。

誰能想到,接踵而至還有第二個。

拼夕夕,網際網路又一個新崛起的公司,而安順的魏總,依舊是其中的大股東,在這家公司初創之際,安順投資便進場,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資金困難,那時候還沒人看好這家公司的模式,認為黃總有些異想天開,現在看,他的想法依舊有些前衛,且他的想法核心,總會讓人有一種莫名的熟悉,在吃虧上當多了之後,大家對於這個模式,還是心存質疑。

又是魏總,又是他出手,大筆資金投入,力挺黃徵的專案,無條件支援,無理由相信,一如他的風格一樣,完全不插手,幾千萬的資金對於一個初創就遇到了巨大難關的公司而言,無疑是救命稻草。反過來講,在投資者這裡,又是一個可能血本無歸的超高風險投資。

當時魏濤投資拼夕夕的時候,正是他名聲大噪之時,他麾下很多投資,都被人津津樂道拿出來品評一二,這家公司也毫不意外的榜上有名,某一段時間還被一些好事者列為魏總‘十大風險投資’的榜首,也是他最有可能遭遇滑鐵盧的專案,直到魏濤大筆資金進場新能源和生物醫療,才讓拼夕夕和魏濤這兩個字,從相對範圍內的熱搜之中脫離出來。

拼夕夕成功了,融資開啟得到了眾多資本的青睞,魏濤的名字也再一次的出現在人們視野之中。

年前年後,娛樂產業的魏總,大紅大紫,渣男魏濤更是長期霸佔熱搜。

年後,企業家投資商魏濤,重新進入大家的視線,重新也讓人回憶起,眼前這個人,是一個在福布斯上隱藏了‘財富’的人,那些估值的財富根本沒有予以計算,儘管業內人士都承認這位是千億富豪,且是國內目前現金流富豪裡面的翹楚,即便是那些隱藏富豪群體的排行榜,也有他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