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魏總成勢(第1/3頁)
章節報錯
網路直播漸漸開始深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到直播是怎麼回事,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也多多少少知道一點。
但這戶外直播,沒有玩鬧耍怪還是差了點意思,一旦鬧起來,又會被不理解,有些人會覺得是影響市容,有些人會覺得噪音太大,有些人會討厭一些隨便拍攝到自己的行為。
喜歡的人,尤其覺得是在自家所處城市直播,我能夠就近看看熱鬧,還是會上前捧場,讓其更熱鬧。
這一次熱鬧這麼大,不止是貓牙平臺一家,附近幾百公里內一些別的平臺敢於或是善於在戶外直播的主播,也過來湊熱鬧。
熱鬧意味著流量,找到突破口,會讓更多的人走進自己直播間,讓自己直播事業得到提升,至於在這過程中需要付出多少辛苦和汗水,甚至於在街頭耍怪不顧及自身形象也是直播必要的手段。
現在有這麼一個流量密碼機會,無需再去街頭賣藝,只需要抓準觀眾喜歡什麼,即可得到熱度,‘如此簡單’的機會如若錯過,會非常可惜。
自己找不到突破口的,看別人直播,探訪各路地方,抓準遊客們的喜好,而所有的貓牙主播都被告知一件事,不要去安順街進行任何形式的戶外直播。
網路上,如果是有心人,對於安順集團魏總的家在哪,並不難查詢到。
貓牙的主播遵守,來自別的平臺主播不一定遵守,有些實在蹭不到滿意流量,硬著頭皮,內心給自己打氣,有什麼不能去的,那地方又不是龍潭虎穴。
結果,裝置剛支起來,膝上型電腦抬著,直播剛開始,就被人盯上了。
只要不到鮮時光門口,不去打擾到這裡的生活,魏濤也不讓保安去管,畢竟在哪也沒有明確規定不能直播,安順街的街路上又是公共區域,不是誰家的後花園,你像是他們如果進到安順街一號想直播,那肯定不行。
就在安順街鮮時光的門口,兩名保安,各自搬了一把椅子,就坐在門口,不錯眼珠的看著直播的人,很明顯的,你若靠近,面對的就是他們的驅趕。
“你們是幹什麼的?”
安順集團的保安不能管,有人能管。
我們強大的紅袖標蒼髮老嫗社群突擊隊,在一些老舊小區,熟人社會環境裡,任何一個陌生人的出現,不止這些人管,每一個居住在這裡的人,都會對你行注目禮,沒別的意思,盯著你,看你來幹什麼,看你進哪個單元門,看你多長時間出來。
這類老舊小區熟人社會,一般情況下不太容易出現偷盜情況,這幫老人比起監控都要好使,關鍵他們不光是看著,還會主動上前詢問,你想要含糊其辭,那絕對沒機會,這幫老頭老太太,直接會扯著去派出所。
這一次,社群的幾個中年婦女和老太太過來,目的就不那麼純粹了,維護安順集團是她們的己任,安順街所在的街道社群,從未愁過任何一件事。
需要點贊助,需要幫著修個路,需要點辦公用品,不再審批報銷範圍內的,不必說什麼,一個電話,打到安順集團,都給你辦了,除了過年過節會給街道一些米麵油和鮮時光購物卡,平時不對個人,都是公對公,不止這一個街道社群,好些區域,安順集團都樂得每年花點錢養著。
些許小事時,別人可能會麻煩,涉及到安順集團下屬產業或是人,都是一路綠燈,都不違反規定,姥姥不疼舅舅不愛不要緊,只要跟安順集團處好關係,你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麻煩,都會迎刃而解,哪怕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求到門上,也不會讓你白來一趟。
現在不是有多少人來求安順集團辦事,是很多人不太敢來了,除了那些特別貪婪的,都知道這樣的虧欠多了,到時候你償還不起,真讓你償還時,代價太大。
不是他們的覺悟,是魏濤暗中讓人傳播開的,他也不想拉誰下水,自己也沒有什麼突破底線人神共憤的舉動,就不必滋生貪婪的土壤,以‘傳言’告知好話,不要過度接近,不然以後真找你辦什麼事,你連拒絕的資格都沒有,現在這樣不好嗎?彼此之間保持一個有好的距離。
“我們這是歪歪,戶外進行直播……”
“你們戶外直播,有沒有經過審批,經過誰的同意了,你們能保證一個人不拍到,一個屬於別人隱私的地方都不拍到嗎?如果能保證,那你們可以拍攝,不然最好關了,這裡不會有人想要被你們拍到。”
街道的人說話還是比較客氣,老太太們可不管那個:“你們別在這瞎拍,也別整的鬧哄哄的,快到中午了,很多家都有小孩子要睡覺了,你們這嗚嗷喊叫的,不行在這裡直播,出去,到外面隨便你們直播,這裡不行。”
連續來了三波人,這下老頭們生氣了,脾氣來了,平日裡在鮮時光,又是藉助人家燈光,儲存凳子,缺個摺疊桌什麼的,都沒問題,下雨天人家若是不忙,老年人也沒有交臺費去棋社的行為,周興蓮會將他們請到屋裡玩,也不要錢。老頭們瞪著眼睛的殺傷力,那就更強了。
周興蓮那邊還好,老鄰居,大家關係不錯,面對魏濤,大家多多少少就都有點欠人情的意思了,以前是賺鄰居錢,一部分回饋鄰居,現在也不指望母親賺錢了,每年的端午、中秋、農曆新年,都會有安順集團名義給安順街每家每戶送一些禮品的行為。
端午節送一盒粽子一盒鹹鴨蛋。
中秋節送一盒月餅一小箱的葡萄。
新年送一箱啤酒一箱飲料。
這可不是禮輕情意重,這是我們成為鄰居的福利。
一次兩次還好,堅持幾年,那這鄰里關係可想而知了,每到過年,鮮時光還批發禮品盒,不砸價市場,但也不貴,給大家一定優惠,給大家保質保量,越是不想賺錢,鄰居們還都過來,平時買點菜買點水果買點肉之類的,也都願意來鮮時光。
足斤足兩,價格便宜。
家裡雙職工,偶爾有事情沒辦法給孩子做飯的,只要是能夠自理的孩子,十二三歲開始,放了學,回到家放下書包,沒有飯吃,打個電話,晚上到鮮時光吃口飯,如今都是常事。
已經漸漸遠去的熟人生活環境模式,在安順街保留了下來,有了鮮時光這麼一箇中轉站,大家也更為舒服,現在明知道這幫外地來的年輕人是想要到鮮時光那裡譁眾取寵,能給他們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