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宗作為這次和親主使,看著自己的女兒要被自己親手送到那蠻荒之地,心中五味雜陳。

看著女兒那急盼的表情,他即使到現在很不明白,他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想問:“為什麼!”

放以前的陛下可能為了大唐的考慮,會選擇和親,可是現在呢?因為太子殿下都已經拒絕了突厥的和親,更不要說吐蕃了!

“雪雁,父親最後在問你一次,你…決定好了嗎?”

李道宗很想她女兒反悔,雖然箭已經在弦上,但是隻要李雪雁說一個不字,再大的代價他李道宗都願意承擔。

“父親,女兒…對不起你,相信女兒有自己的理由,請父親成全。”

“罷了,罷了…”李道宗心灰意冷,不願意再多說了,既然女兒已經選擇了,尊重她可能會是更好的方式。

而他們出發的方向就很好的說明了,後世中人們的觀點是錯的,這個李承乾也是有所瞭解的,他們認為唐蕃古道就是唐蕃驛道,即公元7世紀至9世紀唐王朝與青藏高原吐蕃王朝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道路。

它起自陝西西安,途經甘肅、青海,至西藏拉薩,全長3000餘公里。

可是現在李承乾遠遠的看著送親的隊伍是向著劍南道還去,浩浩蕩蕩的隊伍,最為顯眼的當屬花轎和哪一個巨大馬車所拉的釋迦摩尼佛像。

所以他挺感慨後世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其他幾個國家研究所發現的三處吐蕃時期石刻群遺存——須巴神山石刻群、白馬神山石刻群、洛須村石刻,總計石刻17幅。

這一切都表明了他們的發現是正確,就目前來看,雖然時間點對不上但是大勢沒有改變,文成公主還是要去和親了。

而作為這次和親的迎親使者祿東贊,此時卻已經沒有了當初來時的意氣風發了,他很奇怪,為什麼突然改變主意了!

迎娶公主是一方面,那豐厚的嫁妝特別是之前透露出來的工匠,技術人員,種子,書籍,等等一切物品為何都沒有了,只有數不盡的珠寶。

同行的其他吐蕃使團,都露出開心高興的笑容,他祿東贊怎麼也站不起來,這些錢財贊普有能力去獲得,可是這些大唐的重要書籍,先進的技術卻沒辦法帶回去了,這對吐蕃來說是很大的打擊。

前日晚間得到訊息的他,徹夜未眠,打通一切關係都沒有改變這個措施。

祿東贊不用想也知道是有人在搗亂,一個官員收了他幾百兩銀子事情沒辦成,只好告訴他是誰搗亂的。

很簡單就幾個字,“太子殿下之前急匆匆的去了一趟陛下的御書房!”

祿東贊最近對於這個正火的太子殿下了解的不要太詳細了,他的結論和大多數人一樣,“藏拙,城府極深!”

祿東贊看著身後宏偉的城牆,這就是大唐長安城,不禁感嘆道:

“我輩之人還任重而道遠啊。”

一行人就這樣往西南方向進發,踏著夕陽的餘暉,將車隊的身影拉的很長…很長…,李雪雁撥開車簾,看著漸漸遠去的長安城,心中有些不捨。

李承乾看著遠行的車隊,只是無奈的嘆了口氣,他覺得歷史上的文成公主是被逼無奈才去和親的,沒想到竟然這麼狗血,竟然是主動要去的,到現在連她自己親爹李道宗都不知道,她腦子裡究竟是想什麼。

事出反常必有妖,李承乾很相信這句話,她沒道理對一個見都沒見過的人如此的堅持,何況是那荒無之地。

“可能這就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吧,這就是愛!”李承乾自己都不相信這鬼話,不論怎樣都行,只要不危害我大唐就行,如果有損我大唐利益的話,那就不好意思了…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很快所有的人都從春節的氣氛中迴歸正常的生活,而遠在海邊的小鎮餘西鎮。

“素素姐姐,你好厲害啊,這麼快就學會了,好香。”一個七八歲左右的孩子看著眼前的飯菜,嘴甜的誇讚道。

“這你嘴甜…”一個素衣木釵的女子,面帶笑容的拍了一下小女孩。

這正是之前投海的楊素素,心若死灰的她沒有死掉,被打魚的漁民所救,不過可惜的是她什麼也不記得了,幸好她身上有腰牌,才知道她叫楊素素。

救她的幾個漁民發現她竟然失憶了,便把她放在一個帶著女兒的農婦家中,而後她便一直生活在這裡。

“嬸嬸快來吃飯吧,不然一會就涼了。”

“哎,就來。”這個婦女的丈夫之前下海打魚,遇到巨浪便在也沒有回來了,自從救下這女子之後,一家三個人生活的比之前好多了。

“素素,你聽說了吧,鎮上貼出告示了,要招很多的會紡織的女性,就在鎮上,所以我打算去試試。”

雖然失憶了,但是她不傻,“大嬸,你確定這個是真的嗎?你這一來一回稍微有點遠了。”

“沒事,以前的話肯定是不行的,丫丫還小,但是有你在這,我就放心了,聽說工資挺高的,晚點把欠的錢還了就輕鬆了。”

“這個靠譜嗎?為什麼突然招這麼多人?”

大嬸聽到她的疑問,搖著手否定道:“不會的,這個肯定真的,都有印章的告示,而且這個可是太子殿下的注意,我聽隔壁二牛他爹說全大唐只有我們和太子殿下的南山別院才有這個待遇,我們這裡會迎來大發展的。”

楊素素聽著眉頭緊鎖,頭腦隱隱發痛,“太子殿下,南山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