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裴家賓客盈門時。

謝府。

謝麟風風火火地闖進後院:“阿孃,快給我十萬兩銀錢,我要拿去幫裴家姐姐!蕭衡那傢伙人面獸心,須得十萬兩銀錢,才能救裴家姐姐脫離火海!”

謝夫人端坐在案前。

她不緊不慢地吃著茶,掀起眼皮看他一眼。

“阿孃?!”

謝麟著急。

謝夫人放下茶盞:“裴家那丫頭,是蕭衡看上的人,你爭什麼爭?自己偷盜明珠的罪還沒洗清,倒是上趕著英雄救美。平日裡,怎麼不見你這麼有本事?”

謝麟憋屈:“您就說,給還是不給!”

謝夫人眼神漸冷。

給,自然是不會給的。

朝堂上,蕭謝兩家同樣支援北伐,算是同盟。

如今北伐在即,兩家關係還算和睦,謝家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一個裴道珠,出面得罪蕭家,影響同盟關係。

她斥責:“裴家那丫頭,我也是喜歡的。只是阿麟,你自己沒本事,不僅爭不過蕭衡,還給人家留下偷盜明珠的把柄。生逢亂世,最崇尚力量,弱小,就是原罪。”

謝麟面色難看。

阿孃這麼說,就是絕不會給他錢的意思了。

他杵在廳堂站了很久,才憤憤地轉身離去。

少年策馬,獨自疾馳過半座建康城。

能找的朋友都找了,然而他結交的都是紈絝子弟,整日花天酒地,誰也沒攢下錢,再加上蕭衡提前給人打過招呼,就算他們有錢,也是不敢借給謝麟的。

奔波大半日,一個子兒也沒借到。

他策馬回到烏衣巷。

巷子寂靜。

賓客都前往金梁園吃酒去了,偌大的裴府門前空空蕩蕩,只餘下滿地散落的爆竹,襯出幾分熱鬧過後的寂寥。

謝麟翻身下馬,懷著一線希望闖進裴府。

閨房人去樓空,幽雅僻靜。

裴家的姐姐,已經出嫁了……

她用過的妝鏡臺上,還擺著一盒未曾用完的胭脂。

謝麟怔怔站在原地。

他凝視那盒胭脂,過了好半晌,才拿起它,放在鼻尖下輕輕嗅聞。

十六歲的少年,從不知憂愁是何滋味兒。

曾騎金羈白馬,呼朋引伴轟轟烈烈地穿過大半座建康城;曾醉臥歌樓一擲千金,聽伎子哼唱江南的採蓮小曲兒。

沒有記掛也沒有牽絆,他是天底下最瀟灑快活的少年。

可是這年夏天,卻遇見了一個特別的少女。

一顰一笑他都喜歡。

別人眼中的矯揉造作,在他眼中卻是古靈精怪。

少年第一次動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