嘰裡呱啦一大堆話蹦了出來,聽得宋雲腦袋發暈,趕緊施法隔絕了章月的傳音。

此刻他面臨的壓力是巨大的,武道人仙隱而不發的怒火,便如萬頃海水懸在頭頂,隨時都會傾瀉而下,將他徹底淹沒。

站在最前面的天王賈玄也傳音過來,“需要幫忙嗎?”

“不用,我能應付。”

宋雲也是經歷過許多大場面的人了,頂著沉重的壓力,面色如常,朗聲說道:

“陛下,永珍儀只能由附體境以上的道法修煉者操控,這便是最大的缺陷。”

“群臣中有不少人是純粹的武者,完全不通道法,他們豈不是享受不到永珍儀的好處?”

太玄殿左側,許多武官將領聞言,神情微變。

軍中有不少將領是純粹的武夫,永珍儀一出,文官最受益,相比之下軍方就要差些了。

但這還不算太嚴重的問題,啟的眼神依舊不善,冷冷盯著這邊。

“就這些?還有嗎?”

宋雲神情自若,繼續侃侃而談:

“如果在未來,朝中道法修煉者的數量大幅減少,那這永珍儀究竟誰來操作?總不能全由陛下一個人來吧。”

“儀器的修理、維護……等等方面,都需要道法修煉者來做,底層官員根本插不了手。”

“一言以蔽之,永珍儀的使用門檻太高,不利於普及,不利於全國推廣。”

聽到這話,啟頓時沉默了,靜靜坐在龍椅上,一時沒有做聲。

百官面面相覷,大殿之中一片寂靜。

大夏是道法盛世,多的是道法修煉者,宋雲的這個假設看似沒有道理。

但是,皇帝想推行“天下禁武”,這幾乎是高層公開的秘密了,禁的可不止是武道,也包括道法。

永珍儀想要推廣,就需要大量道法修煉者的參與,這與“天下禁武”的目標背道而馳。

這下,負責演示永珍儀的年邁文官臉色變了,額頭冷汗唰的冒了出來,用複雜的眼神看向宋雲。

宋雲注意到這位文官的表情,心中暗笑,這就說明自己猜對了——

為什麼永珍儀要花一萬年才能研製出來,為什麼使用門檻又這麼高。

這,大概就是鬼仙們為了對抗禁武而採取的策略,也算是陽謀了。

皇帝要加強統治,仍然需要倚仗他們這些鬼仙,那禁武就永遠禁不到他們頭上。

現在,宋雲將這件事公開說出來,無疑捅破了一層窗戶紙,搞得許多人無比尷尬。

這也成功把皇帝的注意力給轉移了。

啟冷冷掃視著隊伍前列的幾名文官,那都是永珍儀的研製人員,他們此刻都低下了頭,誰也不敢吭聲,一個比一個心虛。

但心虛歸心虛,這些人表面上“恪盡職守”,成功把永珍儀做了出來,算是完成了任務,啟一時間也不好指責什麼。

沉默良久,這位至尊皇帝將目光轉回宋雲身上,澹澹道:

“宋卿言之有理,永珍儀仍有一定缺陷,推廣不能急於一時,還得繼續完善。”

“當然,能研究到這一步,已經是成功了,該賞仍然得賞。”

話題一轉,過渡到了論功行賞的階段,大殿內嚴肅的氣氛終於緩解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