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大夏帝國覆滅,天下四分五裂,諸國混戰不休。

始終無法統一的原因,一方面是沒有足夠強大的國家出現。

另一方面則是帝器遺失,諸國位格不夠。

人皇劍,山河鼎,天命璽——三大帝器,得其一可稱皇帝,可承載帝國氣運。

沒有帝器,各國之主就只能稱王。

五十年前,唐國強勢至極,佔據天下近半,橫掃其餘各國只是時間問題。

於是上一代唐璟王蒐羅天地奇珍,集全國之力,仿造帝器,得“玄帝璽”。

隨後便急不可耐地昭告天下,登基稱帝。

登基之日,玄帝璽難以承載海量氣運,轟然破碎。

稱帝失敗,人心不穩,地方藩鎮擁兵自重的隱患隨即暴露。

唐國很快陷入內亂。

當時,十萬北庭軍在安西城枕戈待旦,正準備出兵大漠,攜天下第一強軍的威勢,吞併西北諸國。

還沒來得及出征,後方便有急報傳來。

十萬北庭軍被調走九萬,回國內平叛,隨後在殘酷的內戰中消磨殆盡。

只剩一萬北庭軍,駐守安西,等待大唐的復興之日。

這一等,便是五十年。

新一代的唐肅王還沒能穩住局勢,西北的秦國卻強勢崛起。

司空錯等數名大將東征西討,攻城掠地,很快吞併了周邊所有小國,讓秦國雄踞西北,威名遠揚。

與此同時,秦國的邊境越來越接近唐國,中間只隔了一片沙漠,一座孤城。

各國都很清楚,秦國進攻唐國只是時間問題。

而一旦秦國吹響號角,唐國這個衰弱不堪的巨人,隨時都會倒下。

新霸主,必須踩著老霸主的屍體才能上位。

就看唐國能夠支撐多久了。

至於沙漠中的那座孤城——安西軍鎮,早就唐國朝廷放棄了。

遠離唐國腹地,偏僻荒涼,安西只能作為進攻西北的前哨站。

不對外侵略時,它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安西直到現在,名義上都還歸唐國所有,已經讓各國感到驚詫了。

這一次,隨著司空錯的出征,安西必將易主,被納入秦國的版圖,反過來成為秦軍進攻唐國的前哨站。

各國朝廷密切關注著西北戰況,研究司空錯接下來可能的目標。

全天下都在關注著安西,可誰也沒有真正在意安西。

一座斷了補給、幾十年來被朝廷遺棄的小城,沒人相信它會擋住大秦強軍的鐵蹄。

在各國名士眼中,安西之戰,只是秦國東征唐國的序曲罷了。

直到一個驚人的情報傳遍天下——

司空錯遭遇大敗,班師回國,出發時的六萬精兵,回來時只剩下一萬多。

至於他們被哪支軍隊打敗,有沒有佔領安西,卻是無人知曉。

很快諸國震動,各地朝堂之上一片譁然。

西南的梁國、陳國,東北的遼國、魯國,東南的吳國……一位位國君和軍中將帥悶頭盯著戰報,懷疑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