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流量明星加持,也沒有巨大的投資,甚至連個特效都沒有,又是小品演員徐立和馬莉莉做主演,雖說是由國產電影票房冠軍導演徐開做導演,可《夏洛特煩惱》一開始可以說還是不被看好,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電影口碑卻逆襲了,豆瓣評分高達8.3分,票房也隨之節節攀升。

夏洛想成為歌手,卻一直沒有工作;

馬冬梅一直練標槍,想成為運動員,最後卻終日和三輪車、火罐為伍;

秋雅旳理想也一定不是嫁給跟她爸爸一樣老的男人;

袁華長得那麼帥、那麼有才華,但他的舞臺卻自始至終只停留在飯桌那麼巴掌大的舞臺上……

《夏洛特煩惱》裡的角色,其實都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們都不是成功者,但你不能說他們不幸福。

經歷過冗長的夢,夢醒的那一刻才知道什麼是最珍貴的,在得不到和已失去的糾結中,夏洛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幸福所在。

也正是這一刻,讓人淚如雨下,守住屬於自己那份平凡、無味的生活,才是最大的幸福。

夏洛在學生時代不懂,在他對秋雅念念不忘的時候也不懂,但是當他得到了又失去之後,才終於懂了。

而這種對生活的洞悉和釋然,其實適用於每一個掙扎在平凡生活中的觀眾。

所以,《夏洛特煩惱》是拍給那些平凡的觀眾看的電影,有追憶過往時光的情懷,也有對人生的反思,能引起廣大平凡的觀眾的共鳴。

這也讓廣大平凡的觀眾看到了《夏洛特煩惱》製片方也可以說其靈魂人物徐開的巨大誠意。

也正是因為如此,《夏洛特煩惱》贏得了廣大平凡的觀眾的熱烈支援。

與之相反的是,本就是一個虛擬江湖的《十里洋場2》,又讓趙啟航等人給玩脫了。

《十里洋場2》本想仗著《十里洋場》給其留下的龐大遺產大似收割廣大平凡的觀眾的韭菜。

這本無可厚非。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但問題是,趙啟航等人的吃相實在是太難看了——他們一下子就將《十里洋場2》的票價翻了一倍,就好像紅了眼睛的吸血鬼一般。

要是《十里洋場2》真能達到《十里洋場》那樣的高度也就罷了,問題是,《十里洋場2》除了畫面以外,別的方面真是差了《十里洋場》一大截。

觀眾也不是傻子,在聽說了《十里洋場2》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了之後,憑什麼去讓趙啟航等人宰這一刀?

這就導致,上映沒三天,《十里洋場2》的票房就開始大跳水。

趙啟航等人見此,連夜開會總結經驗教訓,終於意識到是票價定得太高惹得禍,於是趕緊降價,有些個別地區《十里洋場2》的票價甚至降到了比《夏洛特煩惱》還低的價格。

可《十里洋場2》這突然的降價,非但沒能挽救得了《十里洋場2》的票房,反倒是坐實了《十里洋場2》不行的口碑,結果導致《十里洋場2》的上座率掉得更快。

院線方永遠都是有奶便是娘,見《十里洋場2》不行了,而隔壁的《夏洛特煩惱》卻是越來越火,好多明明都看過了的觀眾都還在那二刷,三刷,五刷,七刷,甚至是十幾刷,便又砍掉了《十里洋場2》的一部分排片,給了《夏洛特煩惱》。

這就導致,一個星期剛過,《十里洋場2》的排片率就降到了不到20%(只有16.5%),而《夏洛特煩惱》的排片率則漲到了超過了60%(高達63.7%)!

如此一來,《夏洛特煩惱》和《十里洋場2》之間的票房差距越來越大。

上映十天都沒到,《十里洋場2》的票房就不足《夏洛特煩惱》的零頭多了。

2月26日,《夏洛特煩惱》的單日票房更是高達1.97億,差一點點就達到了兩個億!

而這一日,《十里洋場2》的單日票房只有5100來萬。

《夏洛特煩惱》的火爆,給《十里洋場2》片方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眼見著要是再不想想辦法,那《十里洋場2》可能連現在16.3%的排片率都保不住了,趙啟航等人趕緊做出了應對之策來挽回市場,也就是以高額補貼來挽回排片量。

很快,《十里洋場2》發行方便出臺了針對重點影院的補貼政策,表示活動期間,若影院給以高於20%的排片率,可享受活動場次立減5.1元的優惠,也就是說排片率高於20%的影院,觀眾購買電影票可以便宜5.1元。

同時又給了影院一筆不小的補貼,企圖讓影院對《十里洋場2》的排片量做一些傾斜,並吸引一些觀眾去觀看《十里洋場2》。

雖然觀眾更注重於電影的內容和口碑,但是票價對觀眾也有影響。

——很多觀眾一開始就很青睞於《十里洋場2》,可是因為票價太貴,沒捨得去看,如今票價這麼便宜,甚至比絕其它同期的電影都便宜,不少觀眾還是忍不住走進電影院裡去看看《十里洋場2》到底拍得有多爛?

不得不說,《十里洋場2》片方用資本來干預市場,撬動票房,這種大招簡單粗暴,而又行之有效。

不過即使《十里洋場2》片方採取高額補貼的方式來挽救票房,也已經不可能撼動《夏洛特煩惱》票房冠軍的寶座,其最多也不過就是讓《十里洋場2》的票房別那麼難看罷了。

順便說一句,從《十里洋場2》片方拿出補貼政策這一刻起,就已經開始是賠錢賺吆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