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 怪症(第1/3頁)
章節報錯
975怪症
包括路曼聲在內十位御醫,他帶來的以聶濤為首的七大侍衛,還有趕車的車伕以及其他御醫的隨從,一共有三十六個人。
而在這寺廟之內,昏迷過去的有接近四百人。可想而知,每一個人的擔子將有多重。
聶濤希望下山調取更多人手,但他又不放心將路妃娘娘一個人放在山上。雖然有其他侍衛保護,不親自看著他還是不放心。
而且這寺廟中的情形如此怪異,他是一刻都不敢走開的。
路曼聲則認為在將山中的情況調查清楚前,不適宜調取大量人馬。多一個人進入這裡,就多一分感染的危險。人越多,越難以照應。
而他們這些人,既然已經踏入了這裡,身份又是大夫,那自然要肩負起這份責任。這個時候,也不會說讓其他人先下山的話。
三十多個人的話,路曼聲還能兼顧,等軍隊都過來了,別說各種藥材是個問題,不服從管理、誤闖誤入的也更多了,到時候青玉寺的情況可能更加棘手。
當然,聯絡方面還是要保持暢通。山上有什麼需要,山下最好能儘快送上山,有什麼最新訊息也能第一時間送出去。
她把自己的意思和聶濤說了,聶濤點頭,這就下去安排。
路御醫這樣的安排讓他很不安,這座寺廟裡的情形很嚴峻。
他想他應該將這一切告知給太子殿下,可若是說了,他不知道會不會打亂路妃娘娘的計劃。
因為他清楚,如果太子殿下知道這座山中有路御醫難以克服的兇險,那他肯定會不惜代價帶路御醫遠離這個地方。
聶濤的心動搖了。
作為太子的屬下,理應以太子命令為先。
可這一年來,他奉命保護娘娘,要以她的意志為重。而且他也很敬重在這種情形下還能留守在這裡沒打退堂鼓的娘娘,他欽佩她對醫術的熱忱和執著,不想破壞她即將要做的事。
聶濤心中不只有命令,也有大義。
這青玉寺中的幾百號人,太需要路御醫了。
想到這裡,聶濤決定什麼都沒有說。
將所有人安置好後,路曼聲給每一個清醒的人都發了一瓶藥水。只要服下這藥水,就能最大程度上避免被病症感染的風險。
而進山門後,那股胸悶還有欲嘔吐的感覺確實好多了,讓其他人感慨路曼聲藥之神奇。
過去這一兩年,許多人都說路御醫已經安心做娘娘、相夫教子去了,只有尚醫局的人知道路御醫過去這兩年並沒閒著,她這兩年間被尚醫局錄入文冊的發明多達十六項,其中有兩項還進入了百名榜。
尤其是後者,要知道有些御醫十多年間就希望有一項發明能衝擊百名榜,到最後都沒有成功。
或許是不用外診、也不用被其他的事情分心,路曼聲將所有的閒暇時間都放在了藥物研究上,多看、多想、多嘗試,使得她這兩年間製藥的水平有了巨大的飛躍。
當能夠抵抗青玉寺給他們施加的影響後,御醫們分頭行動,為昏迷的人把脈。
一輪把脈過後,他們就脈象結果進行了長達三個時辰的討論。
首先是青玉寺的僧侶,從十位御醫的記錄來看,他們都是同一時間發病的,脈象和症狀也都相同。臉上有白色斑點,安靜祥和,跟睡著了一般。四肢舒展,神情放鬆,不像經歷過痛苦的樣子。但他們摸過這些僧侶的骨頭,他們他們的脊背變得非常的僵硬,就跟岩石一般。
這些人就這麼一直昏睡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醒來,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死去。
臉上的白色斑點還有傳染性讓人先入為主認為是疫症,再加上他們進山門後遇到的種種不適症狀,都加深了他們的這種猜測。
可當一輪把脈下來,情況變得更加的撲朔迷離了。
路曼聲習慣性地用手指摩挲著自己的嘴唇,白色斑點,神情放鬆,察覺不到痛苦,背脊卻像岩石一樣堅硬……這樣的症狀,別說她之前沒有見過,就是聽都沒有聽過。
其他御醫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是什麼怪症?
不是生病,是直接中邪了吧?還是中了什麼古怪的魔法或是邪術?
“寺裡的僧侶已經昏迷五天了,他們的身體依然沒有變化,生命體徵也沒有明顯衰弱,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常理……”一位御醫看著記錄,捶著腦袋怎麼想都想不明白。
“戴御醫是最後一個昏迷的,路御醫為他把過脈,可有什麼發現?”如果從那些僧侶上沒法下手,那就從最後一個昏迷的人身上找線索。
這個方法無疑是明智的。
“正如你們所猜測的,白色斑點還沒有出現,脊背雖然比正常人偏硬,還不到岩石的程度。我讓人盯著戴御醫那邊,隨時記錄著這些變化,等詳細的報告出來,應該能推測出從發病到完全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