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陪伴

醉仙居。

葉濃這些日子可說是忙壞了,醉仙居天天爆滿,生意紅火得不得了。不只是醉仙居,璐華城其他的酒樓客棧,也都是絡繹不絕、人滿為患。

杏林書院第一批學生已經大多前來璐華城報道,正式開學時間是五天後。而這五天裡,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他們要攻讀的醫術課程,每個課程在每個月月底都有階段性考核。

一年下來,有三次月底考核不及格的,將會留級,杏林書院不會發放他們的出師證書。

在開課之前,學生們會進行一個簡單的摸底考試。這是真正的摸底,因為透過摸底考試的,就可以進入八位主修夫子門下的課程。那些沒有透過摸底的,是醫術基礎真的很差,讓他們進來,只會拖慢其他學生的學習進度。

他們這些人會在基礎課程中先學習一年,視情況讓他們升級。

摸底考試難度並不大,也不高深,只要具備了一定醫術基礎的人都能做到。

之前,公孫承御他們還在議論要不要為這些學生具體的再劃分一下等級,因為這些人中有高手、也有初窺門徑的,將這些人囊括在一個教室內,很有可能會出現教學的混亂。

但這樣做也給尚醫局額外的增加了不少的工作,而且透過摸底考試的學生過多,一個教室很有可能囊括不下。

而且,讓八位主修夫子耐心地教學生們一些入門的東西,有些強人所難,他們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還有一件事,也是促使公孫承御改變原有安排的一個重要原因。

尚醫局是個金字招牌,雖然還是第一屆,有尚醫局八位主修夫子坐鎮,還是吸引了各國無數的大夫前來璐華城。

公孫承御已經做了很大的預估了,但正式開學的前幾天,又收到了大量大夫的入學申請,這個數字遠遠超乎他的預料。

古代交通不便,大堯又與其他國家隔著千山萬水,再加上各地區收到這份訊息的時間也不同,不可能像現在這樣一個電話或者是在網上就已經辦理好了各種申請。

針對這個問題,尚醫局啟動緊急預案。決定在摸底考試之餘,還另外請出了尚醫局十二位資深的御醫,讓他們來為學生們進行第一階段的授課。

來自五湖四海,操著各地方方言口音的學生不計其數。而且公孫承御觀察那份入學申請填寫的資料看來,有些只有一點醫術基礎,有的乾脆什麼也不會。當然,這之中也有不少小有名氣、或者是聲名遠播的醫者。

就算再放寬尺度,也不可能將這些人糅合在一塊。

所以,最後敲定授課一共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個是摸底考試,摸底都沒有透過的,進行最基礎的醫術學習。因為尚醫局師資力量有限,他們平時都是有自己的事情做,不可能抽調出那麼多的人手。基礎的授學,本應多采取一些代課性質的。但尚醫局為了顯示對遠道而來的客人們的尊重,從新晉御醫中挑選善於教學的,來幫他們普及一定的醫術知識。

第二個階段,也就是那十二位資深御醫開的課程。這些學生具備一定的醫術基礎,但並不精深。能夠獨自看一些普通的病症,火候還不足,需要進一步深造。

第三個階段,也就是最後一個階段,由尚醫局八位主修夫子親自負責。

能進入這裡的學生,都是一位稱職的大夫。有不少給人看病的經歷,精通不少的醫術理論,他們來到這裡是為了習得最上乘的醫術。

當然,並不是說最後一個階段的學生真的有那麼牛。廣有名氣的醫者加起來不過十幾位,更多的還是抱著見識醫術故鄉的醫術來的。

他們仍然有許多的地方需要學習,其知識體系有著不少的盲點和誤區,前期是瞭解每一位學生實力的過程,也是不斷增進他們對這一課程瞭解的過程,不可能一上來就教他們拿手好戲。

這樣的課程劃分,學子們一部分抱著一些意見。他們過來是想見識尚醫局大御醫們的醫術絕技的,可不想將那麼多時間花在基礎課程上。但尚醫局公孫承御都說了,只要他們在基礎醫術學習中有突破,能夠跟上下一個階段的學習,那麼他們就能很快地升上去。

大堯辦醫術學院,是嚴肅的也是嚴謹的,不是為了滿足個別人來見識的。醫術基礎不過關,還想和精深的醫術,先不說自己完全跟不上,就算真的讓你畢業了,誰又敢讓你一隻?

一切憑的是實力,有這個覺悟的自然都沒有話說。

而千里迢迢願意來到大堯的,無不是希望能在醫術上取得成就,怎麼可能連這點事都不配合?

循序漸進,方是學習之道。

路曼聲一邊養傷,一邊聽著杏林書院的各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