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偏方(第1/2頁)
章節報錯
194 偏方
翌日,便是杏林盛會殿試的最後一回合。
這一回合,是考核考生知識的廣博與積累,注重對民間偏方的瞭解程度,這也符合大堯“醫在民間”的宗旨。
以民間偏方為側入點,深入瞭解各個考生對大堯乃至其他諸國風土人情的瞭解以及醫術上的認識。醫術再高明的醫者,若是見識淺陋,只會閉門造車,是沒法應付這樣的考核的。
比起特定的一大題,這次考核模式有點像初試時的快答題。在發給每位考生的捲紙上,一共有五十道題,時限兩柱香。
這個問題,對路曼聲很不利。
她來到大堯,還不足兩年的時間。就算讀了再多的醫籍,對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以及醫術發展情況,自然不足本土的大夫瞭解。
好在她在現代時,就十分偏愛中醫。而那些民間偏方,固然與大堯本土所著醫經有出入,但醫術都是相通的,對的錯不了,錯的也對不了。
這些民間偏方,都是自各個王國各個地區蒐羅過來的,有些偏方用藥之奇,劑量之猛,讓人驚歎。
別說路曼聲初來乍到,就是這些本土醫者,也有很多聽都沒聽過。
唯一應對的辦法,便是憑著自己深厚的基礎還有對醫術的領悟,給出最為合理的答案。只可惜,時間有限,這些大夫縱然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時間。
攤開卷紙,路曼聲看向第一道題。
只得兩個字,“哮喘”。
兩柱香,五十道題,每道題還沒有一個字的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應該如何應對,才能保證最好的結果?
放棄完全不會答的題,專攻自己能夠答得出來並且答得好的?這固然是最好的辦法,可在一干醫術精湛的大夫面前,這樣的方法顯然是沒有辦法走到最後的。
用最快的速度寫下印刻在腦海的答案,然後在這過程中,讀取下一道題。有經驗的大夫,不需要耗費過多的心思,大腦會自動將題幹輸入腦海,在寫答案的期間,腦袋輸出完畢。
路曼聲是很聰明的,飽讀醫書的她,對學習到的知識吸收能力也非比尋常。有些問題的答案,一時不清楚,但只要給她時間回想,總能想得起來。
這麼做,就是為了給大腦充分反應的時間。實在不行,也只有寫出她自己的療法,而不是什麼民間偏方了。
對於哮喘,有一個偏房,她倒是記得十分牢靠。因為那個偏方,實在很有意思。
這個偏方,名字叫癩蛤蟆煨雞蛋法。
癩蛤蟆一個。將雞蛋一個從癩蛤蟆口中裝入肚中,用紙包上蛤蟆,置瓦罐內,外敷泥半厘米厚,放火爐上烘烤,半小時取下。放涼開啟瓦罐,取出雞蛋,去殼食之,食後飲適量黃酒。
值得一提的是,大堯是沒有厘米單位的。這個厚度,路曼聲不好形容,臨時便用“約指甲蓋厚”代替,顯得生動,而且易懂。
癩蛤蟆煨雞蛋法,能止咳平喘,治療哮喘。
第一道題很順利,而在回答這道題時,路曼聲的腦袋裡已經接收了第二道題的訊息。
洩瀉。
這道題,路曼聲倒是知道不少簡便的小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