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巧思

一時間眾人面面相覷,什麼圓夢湯,壓根聽都沒聽過。

而一些聽過圓夢湯傳說的人,也是滿面愕然。還以為只是個傳說,怎麼,還能用這個來作為殿試的試題嗎?

路曼聲自然屬於沒聽過那個範疇,但她卻在聽到這個傳說時,想到了一批人。

一群在她剛到這個地方時,對她很好,給予她溫暖的人。

便是孫大嫂和蟲兒他們,在那數十個孤單的日子裡,便是這些人陪著她一路走來。路曼聲甚至想,若是沒有他們,她還不知道能不能走到今天,坐在這裡,坐在杏林盛會殿試的會場上。

孫大嫂和蟲兒來自石村,石村的男人也是外出做工一去不回,石村的婦女老少才集體來到璐華城尋親。

其過程雖然曲折多難,但結果終歸是好的。孫大嫂和蟲兒他們,與自己的親人一起,趕往下個目的地,在那裡開始了新的生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豈非也是一種圓夢?

圓夢湯?

這世上本沒有什麼圓夢湯,喝的不過是一種心境,說的也只是美夢成真家和團員時的幸福美好。

路曼聲的腦海裡不停回放著在破廟和大家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她每日上山採藥,回來迎接她的總有一碗熱乎乎的熱湯。那不是圓夢湯,只是野菜湯。聽孫大嫂說,他們家鄉時常挖這些野菜煮湯來喝,雖然都是些不值錢的野菜,喝起來味道特別好,讓人心裡暖洋洋的,整個人都忍不住高興起來。

孫大嫂他們離開後,路曼聲曾經一個人回到破廟,在他們住過的地方呆了許久。她也照著孫大嫂說的,挖來了野菜,想再煮一碗野菜湯,卻苦得要命,再也無法回覆當初的味道。

圓夢湯……圓夢草……草?

圓夢村在大堯極東,那裡豈非離孫大嫂的故鄉石村很近?何況,孫大嫂在璐華城的郊野也找到了這種草,這便說明所謂的圓夢草分佈得十分廣泛,也是他們常見之物。

至於那個傳說,土地公變出了圓夢草,則不能太過較真,否則自己剛才的猜測就不成立了。

路曼聲在心裡評估著,在現代,她也是經歷過大小不知多少場考試的人了,在尋找題目的突破口之餘,她從不忘琢磨出題者的心思。

此題以圓夢草為題,乍一聽很滑稽,卻也有它的道理在裡面。

說白了,大夫是個給人希望、圓別人健康長壽夢想的行業。一碗圓夢湯,圓的是病人的夢,也是自己的夢。如何用最簡單之物,便能瞬間為個病人帶來希望,是絕對有助於一個醫者塑造自己獨立體魄的。

而這次杏林盛會,考核得又與醫術相關,她只需要在這方面下工夫,就能找到切入點。

路曼聲輕輕划動著勺子,舀出一勺,送到了自己嘴裡。

好甜,但與野菜湯的味道相去甚遠。

一碗是用上好的食材、經由金刀御廚妙手烹調而成的圓夢湯;一碗是用山中野菜,由一中年婦人在石頭堆砌的鍋灶旁花了兩刻工夫熬製而成的野菜湯。孰優孰劣,常人一眼便能分明。

然而路曼聲卻覺得,這碗湯著實沒有孫大嫂熬的野菜湯好喝。並非在情理上這麼認為,事實確實如此。

參透圓夢湯之謎,或許首先要搞清楚,她心目中的圓夢湯,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時間只有一炷香,縱然還是毫無頭緒,一群大夫照樣拿起了毛筆,在捲紙上寫寫畫畫著。

路曼聲的身心裡則被她和孫大嫂的一些對話滿滿佔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