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醍醐(第1/2頁)
章節報錯
156 醍醐
第二天,白念又來了。
路曼聲原本以為他會和昨日一樣,坐下來,等茶涼透便走。然而這一次,卻沒有。
“最近這些日子,我每天都睡不著。”
在一片靜默中,白念開口了。
“腦袋空空的,心裡悶悶的,身體明明疲倦得不行,卻沒有半點睡意。”白唸的聲音也是悶悶的,這麼和路曼聲說著,就像是對著一塊牆壁自說自話。又像是一個沉默的小孩,回家和媽媽絮絮叨叨說著學校裡的煩心事。
“我不知道要怎麼辦,我只知道,再這樣下去,我是走不到最後的。”就是因為深知這一點,白念內心才會那麼地恐懼與害怕。
他不能就在這裡失敗,身負著振興白家醫術的職責,承擔著祖父和父親的希望,他從小就比別人承受得更多,也更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
可面對現狀,白念一籌莫展。在這個杏林苑中,能夠說得上話的人不過區區幾個。而能夠讓他安心,放心把這些心事訴說的人,是一個人也沒有。就在白唸完全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他想到了路曼聲。
雖然他們倆從前到後也沒有說過幾句話,也沒有什麼交情,但不知為何,白念就是信任眼前這個人。
路曼聲性情冰冷,可他就是知道,他要真和路曼聲說這些,她一定會認真聽著,決不會冷冰著臉趕她離開。當然也不會心中不耐煩,面上卻不動聲色。她根本就不是這樣的人,就是這樣的人,才能讓白念放心來找她。
本來昨日白念就有這個念頭,話到了嘴邊,卻不知如何說出來。到最後,只有安靜地離去了。
一夜輾轉反側,翌日一早,白念便來到了秋雁閣。他下定了決心,要把自己心裡的話說出來。哪怕路曼聲什麼都不說,只要有個人聽著,他想他都會好受上許多。
“在會試第三輪,我很想和你們幾個一樣站出來,但最後我忍住了……”
路曼聲沒有問什麼,或許是她已經想到了理由,又或許僅僅是即便她不問,白念自己也會告訴她。那樣,便沒有問的必要了。
“因為我想到了祖父的期望,不能任性,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我不斷地告訴自己,要以大局為重。”還有一點,白念沒有說出來,他不想被家人說成為小孩子氣。
他比同齡的孩子要早熟許多,這些年,一直致力於做的事便是把自己當成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大人,而不是一個還沒長大任性行事的小孩子。
“我成功地晉級了,但我的心口,好像缺了一塊。最喜歡的醫術,也變得讓我煩悶起來……”
最後一句話,白念說得怯怯。讓一個人,討厭他曾經最喜愛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這種感覺,路曼聲深有體會。因為在參加杏林盛會之前,路曼聲的心裡也一直很矛盾。但最後,她還是邁出了那一步,也漸漸地得到了解脫。雖然還不是全部,但正因為保留了這點樂趣,才不讓自己完全沉浸在遺憾和悔恨裡。
“在參加杏林盛會以前,或許我還不會這麼想,我會堅持認定我的做法是正確的。可是,在經歷了這些事後,我想追求的,並不只有那樣——”白唸的腦袋越壓越低,小小的心被深深困擾著,擺脫不得。
這樣的心理,他曾經也有過。那還是在複試的時候,路曼聲排名第一,技壓群醫,將一群五+醫者全部都踩在腳下。
當時的主考官對此給瞭解釋,聽完解釋後,白念一句話都沒說,沉默地離開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聽完那些話後,內心所產生的動搖和微微地顫慄!
他也想像她那樣,率性而為!一個大夫應該具備的基礎和技巧,他都具備了。他唯一欠缺的,便是那一份隨性而為的瀟灑和靈性!或許你會問,這兩樣東西,在醫術上真的需要麼,或許這麼說,真的是必不可少嗎?
對於其他人,可能依然不服,可能懊惱自己沒想到這一點,白白給路曼聲佔了便宜。而對於白念,那次的震撼是相當大的。因為路曼聲具備的,正是他身上最為缺少的東西。
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就已經缺失了這些,該是一件多麼悲哀的事?
那個時候,白念下定了決心,在完成祖父期望的基礎上,儘可能地享受行醫的樂趣。簡言之,就是為了自己而行醫。
在接下來的表現中,白念確實表現得很好,也讓他收穫了一份難得可貴地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