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懸舟仔細感知了一番。

目瞪口呆。

透過宿命橋漩渦之後的感知,非常清晰,能讓鄭懸舟深刻了解到寧安此刻身上一切的變動。

所有情況,一覽無餘。

在自然法則環繞身周的情況下,鄭懸舟彷彿看到了,在寧安背後的虛空之上,有一道無形的大道、似乎在緩緩成型。

似乎懸浮於其上……

初具規模,已經有了雛形。

情況,看起來和當日信仰加身之事,鄭懸舟以信仰之力開闢出的大道,有的一比。

但,相比鄭懸舟那條無比開闊的、完全嶄新開闢出的通天大道,這條大道要狹窄一些……

其上透出來的力量,也有所不同。

寧安背後懸浮的這條大道,充滿生機蓬勃,綠意盎然。

似乎代表著天地自然之真意。

有無窮無盡的生命力,融入其中。

而且……

冥冥中,鄭懸舟似乎看到,這條生機盎然的大道,似乎與他開闢出的通天大道,有了聯絡。

就像是,大道有了一條分支。

哦不,說分支不太準確……

應該說,寧安這條滿是生命力的大道,與他的大道相互融合,最終也許會匯總成一條大道。

「怎麼回事?為什麼安兒才剛剛開始修行,就能夠觸碰到高境至仙才能考慮參與進的‘大道"修行之內?」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鄭懸舟不解的翻開肖公寫的《九大道》,試圖從書中找到答案。

但很可惜的是,肖公對「行」之一途瞭解很深,但《九大道》這本書篇幅有限,肖公寫的都是一些比較籠統、比較淺顯的道理。

唯一給鄭懸舟帶來啟示的,就是那一句「行修求索一生之大道,便為‘相生大道"。」

鄭懸舟思考著。

「難道說,安兒才剛開始修行,就有這麼高的悟性,成功觸碰到了所有行修追求一生的‘相生大道"?」

「這也是一條可修大偉業的大道啊!」

「可問題是,高境至仙十個裡面都未必有一個能觸碰到大道邊緣、何況是安兒呢?」

鄭懸舟還是不理解這個問題。

如果安兒真的有這般通天徹地的資質,可以將整個修士界都給比下去……那丹墨仙沒理由看不出來啊。

丹墨仙跟鄭懸舟曾提起過,安兒的稟賦不錯。

但也絕對沒有好到這種程度。

這背後,應該有某種契機存在……

難道,和我開闢的大道有關係?

鄭懸舟想到兩條大道的融合之處……立刻意識到真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