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府之後,我曾檢視過,聖旨上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

孫閣老斬釘截鐵地道:“我核對好了,才將聖旨裝入了錦盒內,正要離府的時候,王妃……就是先張皇后突然出現生產的跡象。當時王爺不在京中,我家內子與張皇后交好,於是我讓內子前來幫襯。”

他那會兒是要離開王府的,王府裡女人生產,他不應該逗留,但夫人突然讓人來傳訊息,說張氏母子兇險。

他害怕是自己前來取聖旨,讓張氏動了心神,因此惹了大禍。於是他前去太醫院求致仕的老太醫前來。

這麼一折騰,自然就忘記了聖旨還在王府。

“後來,聽說王妃母子平安,我才鬆了口氣,吩咐內子好好照應著,這才離開王府,回到家中之後,我又想起聖旨,忙又趕回去。”

太師看著孫閣老:“閣老取了聖旨後,沒有再開啟檢視?”

“看了,”孫閣老伸手指了指那手印的所在,他閉了下眼睛,彷彿要回到那一天,片刻之後緩緩睜開,“也正是因為看了,才會犯這樣的錯誤。”

太師望著孫閣老,彷彿明白了些什麼,他下意識地點頭。

孫閣老道:“我之前怕弄錯,反反覆覆將這聖旨看了幾遍,上面太祖書寫的一筆一劃我都記得很清楚,所以從王府取回聖旨之後,只要看前面的部分,就能確定是那份聖旨沒錯。”

太師道:“你沒有將聖旨完全展開。”

孫閣老一臉萎靡:“誰能想到呢……”

誰能想到,那聖旨的最後會有一枚手掌印。

孫閣老說完,朝堂上立即響起喧譁的聲音,滿朝文武都在低聲交談,他們說這話連連點頭,都覺得孫閣老這解釋沒什麼不妥。

只能說太過巧合了,才會讓這枚掌印被埋沒了二十年。

孫閣老深吸一口氣,掌印證實在,可見昌樂長公主信函裡所寫可能是真的。這一刻,他忽然感覺到懊悔,只差著一眼,否則他就能揭開那個秘密,替先皇尋回皇子,大齊也不會是如今的情形。

眾人說話間,大理寺卿和大宗正匆匆走上大殿。

太師命二人去查問,先張皇后母子被殺一案,顯然是有了結果。

大理寺卿上前稟告道:“遲老將軍過世了,遲家人說,是老將軍練武的時候不慎誤傷了自己。”

這時候的誤傷,明眼人都清楚,根本就是自戕。

張皇后和豫王太妃當年被追殺的時候,前去營救的正是遲老將軍,應該是聽到了風聲,在大理寺上門之前,結果自己的性命。

太師皺起眉頭。

大理寺卿道:“遲老將軍的長子尚在,當年老將軍是帶著這位長子的。”

這位遲家長子,纏綿病榻十多年,大理寺登門的時候,他手裡還攥著利器,猶豫要不要刺向自己。

最終他是刺了,但是沒捨得抹脖子,所以人救了下來。

大約知曉自己的下場,沒等他們用刑,只是以遲家上下的性命要挾了幾句,那位就全都招認了。

“當年遲家聽了豫王府的命令,晚一個時辰前去與張皇后等人匯合,等他們到的時候,就剩下豫王府的女眷,而張皇后和皇子全都被殺了。”

“豈有此理。”

這稚嫩的聲音是從皇帝口中傳來的。

大殿上的文武聽得此話,紛紛躬身:“皇上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