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收穫不小(第1/3頁)
章節報錯
宋光彥從南往北走,已經在路上大半個月了。
得知宋太爺自願遷民去洮州,他就動了這個心思,要追過去。
他爹年紀不小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順順利利到洮州,雖說岷縣有秦家在,他事先寫了信函,請秦家接應一下。
但以他爹的性子,未必就願意去求秦家,再說,也得他爹先走到岷縣才行。
唉,宋光彥從一個風光無限的狀元郎,以從七品入職大理寺,三年升為著作郎,到現在……因為對付馮家被清算,雖然躲過了牢獄之災,卻還是被貶去瓊州做通判,保住性命沒錯,但有馮家一日在,就別想再進中書省,就算是斷送了前程。
想一想,當年臨軒唱名,就像是恍惚間發生的事。
這次他們主張皇上保下豫王爺,二十幾個人一同去太師府商議,還以為此事定能功成,沒想到皇上和太師會覺得趁機拿下豫王也算是解決了心腹大患,放任馮家動用手段暗算豫王。
如果豫王不是顧著身後一個州的百姓和身邊五萬大軍,可能為了保命中途敗走,可他硬是撐到將敵軍擊潰,自己和家將卻死在兵馬合圍中。
藩人已經敗走,那麼合圍殺死豫王的人是誰?知曉內情的都心知肚明。
豫王死了之後,他們這些人便沒有了意氣。
馮家不知從哪裡得知了他們二十幾人的名錄,將他們殺的殺,貶的貶。沒有豫王制約馮家,小皇帝和太師也只能眼看著馮家如此作為。
想到這裡宋光彥心中一笑,他們早就料到會如此,太師著實糊塗,如今自食惡果,又能怪得了誰?
他現在動用京中的關係去洮州,彷彿自暴自棄般,洮州通判,不足掛齒,洮州、岷州又在馮家的掌心握著,京中好友都勸說他,莫要前往,此去與自戕沒什麼差別。
可……他還是拿定了主意。
中了狀元之後,他爹就說他,愚鈍偏又剛正,擠去太師身邊,想要勵精圖治報國報民,簡直就是痴心妄想。
果然被他爹言中,他淪落至此也就罷了,他爹也氣得背井離鄉,他若是還不跟過去盡孝道,豈不枉為人子?
“辛苦夫人了。”宋光彥看向妻室,又看看馬車裡面睡著的小女兒和已經懂事的大兒子。
“大爺別這麼說,”宋大奶奶徐氏道,“我看也未必不好,離開京城,大爺也輕鬆不少,遠離朝堂也就不愁那些事了,就算洮州在馮家手裡,只要大爺您做好自己的事,馮家未必就會向您動手。”
“您回不去京城,不過一個小官而已,馮家也沒精神理會您了。”
話是這樣說,馮家又能放過誰?
馮家根本不用自己動手,他底下的那些爪牙就能收拾了他們。
宋光彥早就想明白了,此去不會太平,但他也顧不得許多。
“這次動身的時候,我還去求了籤,”徐氏道,“籤文上說,我們北上去尋爹是對的,還說這一去,不但能平安,還能添丁進口,家宅興旺,喜事連連。”
宋光彥點點頭:“希望吧!”嘴上這樣說不過是安撫徐氏,其實他對那籤文……半個字都不信。
什麼添丁進口,家宅興旺還好說,他與徐氏都年輕,多生幾個孩兒罷了。
喜事連連……
家裡孩子都小,喜從何來?
都是騙人銀錢的罷了。
他別的不想,如果能讓他緩過一口氣,伸手救救那些與他一同被貶的同僚也好。
徐氏伸手遞給宋光彥一個炊餅。
宋光彥將炊餅送到嘴邊,不由地又嘆了口氣:“不知道爹能不能吃上這些。”他爹最喜歡吃雞蛋,恐怕現在雞蛋沒得吃了,只要別餓著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