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醉酒的鳳姐兒(第1/2頁)
章節報錯
見胡庸乾淨利索的跪下認罪,隆慶帝也是一陣無語。這他孃的簡直就是一個老無賴,自己事情沒做好,出現這麼大的失誤,就打算這麼一跪就銷了?
不過,面對這麼光棍的胡庸,隆慶帝還真不好拿他怎麼樣。看到這些人的嘴臉,隆慶帝心中更加的煩悶。
本來好好的局勢,被這些人搞得一團糟,到底是無能呢?還是坐視呢?
這要是真的無能也就罷了,若是明明知道,卻故意縱容,坐視事情鬧大,那就當真該死了。
隆慶帝面無表情的道:“胡愛卿,你們內閣就是這麼做事的嗎?出了事情不想著快點解決,卻在朕的面前耍這些小把戲嗎?”聽到隆慶帝語氣不對,胡庸也是暗暗叫苦,沒想到隆慶帝一點面子都不給自己留。
當眾揭了自己的老底,讓自己也有點下不來臺。陝西的事情,自己雖然略有耳聞,可跟自己並沒有多大關係,頂多也就是個失察之責。
地方腐敗,也不只是陝西一地,自己雖然掌管內閣,對於地方上,卻也鞭長莫及。
官員腐敗也不是一天兩一天了,這種事情根本就無法杜絕。不僅自己沒有辦法,就算是當今陛下也是同樣束手無策。
只是這種事情,卻無法直接說出來,更沒法辯解,也只能耍賴了。胡庸拱手道:“陛下,老臣惶恐,當初依照商議所定,已經往陝西下發了文書,開始之時也頗見成效,只是後續清剿叛匪的過程中,打擊面有些大了,這才引發了變動,由於鞭長莫及,老陳負有失察之責,還請陛下責罰。”對於胡庸的說辭,隆慶帝也是心知肚明。
他手裡的情報,已經說明了這一切事情的原委。陝西的駐軍接到命令後,便開始了清剿工作,剛開始非常順利,清剿了不少的亂民勢力。
再清剿的過程中,這些將官們,和地方官員們,也發了不小的財。這讓他們心中,萌生了更大的貪念,便藉著混亂之機,以權謀私,大肆搜刮財物,以民為匪,指鹿為馬,肆意妄為。
這種行為,徹底惹怒了眾人,徹底將這些人逼到了對立面,隨即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抗。
這些官員、將領,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在措不及防之下,有些人直接就被憤怒的人群所淹沒,有些人雖然扛過來了,卻也是實力大損,再也無力剿滅叛匪。
大好的形式,就這麼一點點的崩壞了。現在陝西的亂匪,已經勢大難治,有了一定的規模。
地方駐軍已經無力清剿,甚至被打的節節敗退,被消滅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若不救援,陝西就會全境淪陷了。這些叛軍,不事生產,想要活下去,那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繼續搶掠,將戰火引到其他地方。
朝廷肯定不會如他們願的,出兵平叛勢在必行。隆慶帝無奈的嘆了口氣,遼東戰事未平,陝西又再起戰端,哎,真是多事之秋啊。
輕輕的揮了揮手,澹澹的道:“胡愛卿,起來吧,現在還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陝西叛匪,已成勢大難治之勢,地方駐軍已經無力抵擋。當務之急是儘快派出平叛大軍,迅速剿滅叛軍,還天下一片朗朗乾坤。”胡庸道:“老臣遵旨,謝陛下榮恩。”隆慶帝不耐的道:“別說這些客套話了,先說說派何人前往剿匪吧,李尚書,你們兵部可有什麼建議?”兵部尚書李廣路,躬身行禮道:“回稟陛下,陝西局勢不容樂觀,當需派出精兵強將,以最快的速度剿滅叛匪,時間拖得越久,對朝廷越是不利。另外,臣最近收到訊息,宣府那邊的蒙古部落,有蠢蠢欲動之勢,難保他們不會藉著混亂之機,藉機南下,到時候我們多方作戰,很可能會顧此失彼,還望陛下明見。”李廣路話音一落,立刻讓眾大臣心中一驚。
如果他的話是真的,那大楚可真是多災多難了。三路作戰,均不見優勢,唯一對付陝西叛亂,大家還多少有點底氣。
那些人畢竟都是些烏合之眾,他們還不是多麼的忌憚。但那些蒙古騎兵,和蠻族人,卻是讓眾人頭疼不已,沒有一絲一毫的把握。
只能以防守為主,依靠城池,來阻擋那些人的攻擊。
“李大人,此話當真,你可別信口開河啊?”
“李大人,要是蒙古人南下,宣府的兵馬不知道能否擋得住?”
“李大人,此事是真是假,你可有確切情報?”
“哎,真是多事之秋啊。”······看到下面亂哄哄的一眾大臣,隆慶帝心中更加的煩躁。
這群混蛋,什麼事都瞞著自己,不是實在捂不住了,是不會讓自己知道的。
一旦提出來了,那百分之百就是真的,真是可恨那。若是蒙古人再進攻宣府,那可真要亂套了。
隆慶帝道:“李愛卿,你所說之事,可有準確訊息,蒙古人確定有南下的意思?”李廣路道:“回稟陛下,蒙古人蠢蠢欲動,小動作不斷,是不是真的會南下,臣也不敢斷言,不過小心無大過,早些堤防一二,也免得被打個措手不及。”隆慶帝點點頭,略微沉思了一下,道:“那就通知宣府那邊,早做防禦,並密切關注草原上的動向。陝西總兵曹虎,請求派援兵支援,從河南調派五萬大軍給他,讓他給朕把陝西拿回來。另外,派太原總兵楊勇,率領三萬大軍,入陝西平叛。”有這十萬大軍,對付那些烏合之眾,隆慶帝不認為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