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胡庸說的這些,才是真正的災民,而且是大多數。

賈琮道:“這些真正的災民,可以讓他們以工代賑,可以讓他們疏通河渠,或者是開墾荒地,我們只需要管他們吃喝就行了,這不都是免費的勞力嗎?

剩下的那些老弱婦孺,可以讓他們幫忙做飯,同樣管他們吃喝,這樣那些黑心商人,也就沒有機會鑽空子了。

為了儘快的將災情平復,除了國家的運糧隊,還可以發動內地的商人,以及大戶參與其中,人多力量大,源源不斷的糧食運過去,很快就能把糧價壓下去。

各位大人如果有能力,也可以也可以買些糧食過去販賣,即賑了災,又賺了錢,也可以招收一部分丫鬟、小妾、僕人、家丁,緩解一下國家的壓力,豈不是一舉兩得,也算是為國效力了。”

聽了賈琮的話,竟然有不少大臣蠢蠢欲動。

畢竟運糧去災區販賣,有好幾倍的利潤,說不動心那是假的。

與其讓別人上下其手撈好處,賈琮的方法更好一下,自己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賺點錢花。

賈琮的方法,還是有不少人贊成的。

但是,那些在賑災中上下其手的人,卻不是太樂意。

真要是這樣做的話,他們就沒有好處可撈了。

隆慶帝想了想,有些拿不定主意。

雖然聽著像那麼回事,真要做起來,也不是那麼簡單。

看了看胡庸道:“胡愛卿,你覺得寧國公的這個想法如何?是否可行呢?”

胡庸道:“陛下,寧國公的這個辦法,聽著倒是不錯,真要做起來估計也不太容易,要試過才能知道,反正災區缺糧,大批的糧食運進去,確實是好事,糧食不缺了,價格也就降下來了。”

隆慶帝道:“你們內閣和宋愛卿,好好得商議一下,制訂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來,儘快的實施下去,那邊的災民可是等不了。”

“臣等遵旨。”

······

賈琮剛到宮門口,就被一個小太監叫住。

小太監低聲道:“寧國公,戴公公找你,請跟我來。”

賈琮點點頭,跟著他來到了一座偏殿。

不一會,戴權就趕了過來。

“寧國公,夏守忠已經沒了,只是,周貴妃又在陛下面前提起此事,明顯是給你告狀的,你以後還是多小心一些吧,別太魯莽了。

雖然陛下沒有怪罪你,但是這種事也會在陛下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但願陛下能夠忘了夏守忠,這件事也就過去了,怕就怕再有人提起。”

這個周貴妃居然還不消停,有點過分了。

還真當老子是吃素的啊?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

就她那些小動作,頂多影響隆慶帝對自己的看法,給自己添添堵,還真就奈何不得自己。

自己雖然對她們母子不好下手,但是,給她的家人找點麻煩,還是沒有問題的。

看來要找個機會,給他們母子二人一點驚喜了。

想到這裡,賈琮道:“多謝戴總管提醒,我以後會小心的,要是宮中再有關於我的事情,還請戴總管及時我提醒一下,你放心,只要有我在,陛下百年之後,我比能護你周全。”

戴權聞言,呵呵笑道:“寧國公,咱家可記住你的話了,咱家的晚年可就靠寧國公庇護了。”

賈琮笑道:“戴總管,我們認識也好多年了,我的為人你應該也清楚,對於自己人,絕對是非常優厚的,你儘可放寬心。”

戴權點點頭,對於賈琮他還是非常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