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城,皇宮御書房中。

隆慶帝坐在龍椅上,心情有點小激動。

賈琮這小子真是太爭氣了,短短几個月內,老奴的四大貝勒,就被他幹掉了兩個,一個是三貝勒莽古爾泰,另一個就是大貝勒代善。

這兩個人可都是老奴的左膀右臂,能征慣戰,隨老奴出生入死,戰功赫赫,是老奴最信任的悍將,也是除了老奴以外地位最高的人。

這要是換到大楚的話,那就等同於四大親王。

抬頭看了一下首輔胡庸,次輔楊懷,還有李榮,劉晉,以及兵部尚書李廣路等人。

隆慶帝開口道:“捷報你們也看到了,這已經是第三份戰功了,若是朝廷還沒有點表示的話,那也太說不過去了,以後誰還願意為朝廷效力。”

廣寧總兵賀世元送來的捷報,大家都已經傳看了一遍。

這次不光有代善的人頭,還有兩紅旗的軍旗,以及一千顆人頭蠻族戰士的頭顱,都已經送到了廣寧,這是做不得假的。

而且軍旗連同捷報,被一起送來了京城,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內閣首輔胡庸拱手道:“回陛下,賈琮殺敵一千,斬殺了大貝勒代善,乃是大功一件,再加上斬殺了蠻族使團,和三貝勒莽古爾泰,挑起了蠻族和蒙古喀爾喀的大戰。

這兩族都是我大楚的心腹大患,讓他們自相殘殺,就算一方勝了也會實力大損,無論誰勝誰負,對我大楚而言都是天大的好處,這份功勞可就大了。

只是現在戰爭還沒停,還不知道最終結果如何,可以暫緩封賞,後面的兩份戰功,當可先行封賞,一切按照軍中舊例就是了。”

李廣路道:“回陛下,單憑這一千五百人頭,就可以晉升遊擊將軍了,斬殺大貝勒代善,功勞甚大,此人不但是帶兵的統帥,還是參與朝政決策的親王。

這份功勞委實太大了,就算連升三級都不過分,只是賈琮今年才十二歲,一下子升的太高了,是不是有點不太好啊。”

次輔楊懷道:“回陛下,李大人說的也有道理,畢竟賈琮太小了,官位太高了確實不合適,總不能讓那些三四十歲的將領們,被一個十二歲的少年管著吧,這他們心裡能舒服嗎?”

大學士李榮拱手道:“啟稟陛下,幾位大人說的雖然有道理,但是有了功勞卻也不能不賞,不然會寒了人心的,以後誰還會為陛下效力?

賈琮雖然年幼,卻是一心為國,先後獻給陛下數門技術,為國家帶來的好處那是不可估量的,如今年紀輕輕就為國殺敵,還立下了如此大功,怎可不賞。”

聽了幾位大臣的話,隆慶帝也尋思了起來。

賈琮這小子,運氣太好,這才去了遼東幾個月,就立了大功,唯一的缺點就是年紀太小了,官職升的太快了,確實不是好事。

身為勳貴本來起點就高,一入軍中就是五品的千戶,依照這個速度的話,很快就升無可升了。

可是有功不升的話,肯定會打擊他的自信心,時間久了估計就會離心離德,和那些官油子一個德行了。

這小子對自己還是挺忠心的,有了好東西也都先想著朕這個皇帝,想著這個國家。

不升官可以升爵位嗎,這小子可是為了爵位才去當兵的。

隆慶帝道:“各位大人說的都很有理,這小子之所以從軍,就是為了提升爵位,既然官職不能升的過快,就給他提升一下爵位吧,相信他會更喜歡。”

首輔胡庸道:“陛下,就是爵位也不可能一次提升的太高了,就憑擊殺兩大貝勒,還是兩位帶兵的統帥,封個侯爵都夠了。

賈琮現在是三品將軍的爵位,可以先封個一品將軍銜,等兩族大戰結束了,看看情況,再加封他個伯爵,或者是侯爵,相信他也不會有意見的。”

隆慶帝點點頭道:“好,就按照首輔的意思辦吧,傳朕旨意,賈琮殺敵有功,斬殺敵軍統帥,功勞甚大,升賈琮為遊擊將軍,並晉升為一品將軍爵位。

告訴賈琮,讓他好好的為國效力,朕是不會虧待了他的,等大戰結束了,朕另有封賞。”

“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榮國府後院,賈母的房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