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號稱六朝古都,是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之地。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由此而來。公元229年,東吳孫權在此建都,金陵從此崛起。

大楚王朝,也是從金陵起家,一路北伐,奪取了整個天下,最後定都神京城。

金陵四大家族,賈家、王家、史家、薛家,更是土生土長的金陵人士。

昔日四家,隨同楚太祖起兵,這才奠定了四大家族的地位。

後來大楚定都神京城,賈家,王家,史家,立下戰功之人,選擇定居了神京城,剩下一些偏遠的族人,依舊留在了金陵生活。

四大家族,唯有薛家留在了金陵。

薛家領著皇商的差事,需要從南方購進大批的奢飾品,再加上薛家大部分的產業都在南方,所以,便選擇留在了金陵。

後來太上皇下江南,甄家負責接駕,把太上皇伺候得非常舒服,得到了太上皇的歡心。

先後接駕四次,可謂是聖眷榮厚。

甄家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成為金陵第一大豪門,有太上皇做靠山,甄家在南方,沒有人敢招惹,那就是名副其實的土皇帝。

此時,甄家的當家人甄應嘉,正一臉鐵青的看著眼前的男子。

怒喝道:“你們好大的膽子,連官銀也敢搶,莫非真的不想活了不成?搶劫官銀,形同造反,那是要誅九族的大罪,你們有幾個腦袋,敢做這樣的事情?”

眼前的漢子,就是鹽幫的幫主張傑。

面對甄應嘉的怒火,張傑苦笑道:“大爺,小的哪有這樣的膽子,那都是二爺安排人做的,小的也勸過二爺,奈何二爺根本就不聽勸,還把小的臭罵了一頓。

按照二爺的計劃,應該是萬無一失的,官船上也有我們的人接應,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把官銀截下來,沒人知道是我們乾的。

誰知道,還是出了岔子,寧國公連夜行船南下,正好被他給撞上了,寧國公二話沒說,直接下令剿滅了我們的兄弟,只有幾個機靈的,跳入水中,這才逃了出來。

寧國公已經知道,搶掠官銀的是我們鹽幫做的,估計他會上報朝廷,我去找二爺拿主意,誰知道二爺又跑去揚州了,小的也是實在沒辦法了,這才來找大爺求助。”

甄應嘉氣得大罵:“這個敗家玩意,現在膽子是越來越大了,你現在來找我還有什麼用?朝廷要是下達了剿滅令,我也救不了你們。”

張傑道:“大爺,現在就希望寧國公還沒有上報朝廷,以甄家和賈家關係,大爺出面求情,寧國公應該會賣大爺面子的,將這件事給隱瞞下來。”

甄應嘉聞言,不禁沉思了起來。

這件事牽扯到自己的弟弟,自己不可能不管。

寧國公賈琮他也聽說過,每逢年節,兩家也有往來,聽說賈琮在戰場是每戰必勝,戰神一般的人物,只是兩人並沒有見過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紅樓天驕】 【】

若是賈琮沒有將此事上報朝廷的話,以兩家人的關係,幫忙瞞下,問題倒是不大。

可若是已經上報朝廷了,那就說什麼都沒用了,只能看看朝廷接下來作何打算了。

實在不行,就只能交出一部分人,把事情了了。

對於自己的二弟甄應理,甄應嘉也是有些頭疼不已。

這些年甄家,沾了太上皇的光,在這江南之地,可謂是混的風生水起。

為了接待太上皇,甄家從江南各大商家,購買了大批的高檔奢侈品,讓這些商人大賺一筆,這一來二去的,這些商人大多數都以甄家馬首是瞻。

地方官府對待甄家,也是陪著小心,甚至主動巴結,以期能夠搭上關係。

甄家在江南的地位,變得更加的特殊,要是甄家跺跺腳的話,整個江南都會震動。

正因為如此,才讓自己的弟弟,變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甚至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了,膽子是越來越大,什麼事都敢參與。

像搶官銀這種殺頭的買賣他都敢幹,這樣下去,甄家早晚會被他給連累了。

甄應嘉看了眼前的張傑一眼,開口道:“你們做好最壞的準備,若是朝廷知道了,肯定不會放任你們不管的,一定會派兵圍剿,你們準備好斷尾求存吧。

只能捨棄一部分人,才能把此事平息了,以後這種事不許再幹,否則別怪我不念舊情,既然老二去了揚州,你派人聯絡他,讓他找寧國公談談。”

張傑遲疑的道:“大爺,你也知道二爺的性子,讓他去會不會把事情弄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