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賈母很高興(第1/3頁)
章節報錯
遼東節度使熊建昌被刺身亡,人頭被懸掛在撫順的城牆上。
訊息一傳到了京城,整個朝堂頓時沸騰了。
隆慶帝聞言也是大怒,這幫蠻子真是太過分了,什麼手段都用出來了,看來大戰在所難免了。
“戴權,通知那邊的繡衣衛,將這件事給朕查清楚了。”
“是,主子,奴才這就下去安排。”
“各位愛卿,蠻族人已經動手了,看來這場大戰是不可避免了,我們也需要早做準備了。”
兵部尚書李廣路道:“陛下,現在當務之急,需要派一員大將前往遼東坐鎮,指揮排程大軍,免得大軍群龍無首,各自為戰,貽誤戰機。”
胡庸道:“陛下,李大人說得有理,現在需要派一個合適的人選,去遼東主持大局,應付眼前的大戰。”
“陛下,末將願往。”
“陛下,末將也願意去遼東。”
眾將紛紛請戰,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被選中那就一步登天了。
隆慶帝看了眾將一眼,沒有說話,好不容易空出來個位子,他也想安排上自己的親信,只是有能力,又會打仗的人,還真是不多。
大多都是父皇留些的臣子,對自己都沒有多少忠心。
史家雙候雖然投靠了自己,也都是襲的爵位,沒有多少戰功。
王子騰也是自己的人,本來是京營節度使,現在是九省統制,奉旨查邊,倒是可以運作一下,讓他暫時主持遼東的大局。
等此次戰事結束,立下了功勞,再返回朝堂,無論是為將為相,都增加了一些資本,一些籌碼。
“茲事體大,關乎戰爭的勝負,關乎我大楚數十萬將士的生死存亡,朕要仔細思量一番,再做定奪,各位愛卿還有什麼要說的?”
話音剛落,就有大臣出班奏道:
“陛下,此次事件,都是由於賈琮無端挑起戰事引起的,讓我大楚損失一位重臣,賈琮罪責難逃,還請陛下下旨降罪。”
“不錯,賈家小兒膽大包天,目無法紀,擅自挑起戰事,得罪友鄰,招來強敵,累及無辜慘死,實乃罪大惡極,請陛下下旨查辦。”
一連站出來了四五位大臣,一起彈劾賈琮,讓大家一時摸不清頭腦。
牛繼宗道:“各位大人是不是搞錯了,蠻族可是我們的敵國,什麼時候成友鄰了?撫順,鐵嶺,開原三地,至今還被你們的友鄰佔著呢,這個怎麼說啊?”
“區區彈丸之地,氣候惡劣,讓給他們又如何,我大楚乃泱泱大國,怎可如此斤斤計較?”
牛繼宗聞言瞪大了眼睛,這幫文人也太他嗎的不要臉了吧,這都能上綱上線。
隆慶帝實在聽不下去了,怒斥道:“夠了,都給我閉嘴吧,退朝。”
說完站起身來,一甩袖子,轉身離開了大殿。
隨後召集內閣大臣,和兵部主管在御書房議事,不久後,一道聖旨從皇宮發出,傳令九省統制王子騰結束行程,立刻趕往遼東,暫時接管遼東的防務。
這對王子騰來說,也算是件好事吧。
雖然他現在的官位,比遼東節度使高多了,其本身卻沒有一點像樣的功績。
他之所以迅速崛起,一是得到了寧榮二府,在軍中的人脈,接管了京營節度使一職,另一個就是早早的投靠了皇帝。
現在太上皇還健在,朝中眾多文武百官,基本上都是太上皇的人。
就是四王八公這些開國功臣,也都是站在太上皇的一邊,皇上的一些政令,太上皇若是不點頭的話,很難實施下去。
再加上前幾年,太上皇身體好轉,有了臨朝的心思,更是頻繁插手朝政。
這讓隆慶帝苦不堪言,憋屈的很,卻也無能為力,只能慢慢的籠絡一些忠於自己的親信,鞏固自己的地位,趁機多得到一些兵權,以保障自己的安全。
這也是為什麼太上皇一死,像江南甄家等一些太上皇的親信,都遭到清洗的原因。
皇上也是人,也是有氣的,奈何不得太上皇,還不能拿他的狗腿子來撒撒氣啊,這些年受的憋屈,必須要發洩出來。
王子騰此刻正在宣化,本打算在這裡過年的,接到聖旨以後,不敢耽擱,立刻帶人趕赴遼東。
對於封爵,王子騰非常的渴望,他迫切地想要得到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