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旬,賀成和旺財帶著商隊回來了。

拉了滿滿的四十車貨物,全都是茶葉,絲綢和陶瓷。

一天之後,車隊從臨河山莊駛出,卻變成了六十多輛,浩浩蕩蕩往北而去。

這次出行,賈琮帶了晴雯、春蘭、夏竹、秋菊、冬梅五人,還帶上了韓念慈和她的六個手下。

另外,還帶上了一百名親衛,三十多名特戰隊員隨行,一共二百多人。

除了旺財他們收購回來的貨物,賈琮還帶上了一萬塊肥皂,和一批臨河貢酒,裝了二十車。

還帶了二百套精鋼盔甲,準備到時候組建二百名親衛隊。

此外,還單獨用一輛馬車,拉了四十箱手雷,一共兩千顆,這些東西才是賈琮的底氣。

有了這些手雷,賈琮有把握贏得一場大中型的勝利。

不過,賈琮暫時不想讓人知道手雷的存在,這些東西帶著,只是為了保命用的。

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在外人面前使用。

車隊的尾部是兩輛略大一號的馬車,是賈琮特意讓木匠做出來的專用座駕。

車廂全部都是用加厚的硬木,製作而成,用弓箭也射不透,算是古代版的裝甲車。

在車廂下面,前後兩個位置,安裝了兩架硬弩,以備不時之需。

其中一輛馬車中,坐著韓念慈,和她的六個手下,作為醫護人員隨行。

她們六個也曾隨韓念慈訓練過一段時間,完全不會拖累隊伍。

另一輛馬車,是賈琮給自己準備的。

畢竟路途太遠了,天天騎在馬上也是累,適當的去車裡休息一會。

也可以讓晴雯,和春夏秋冬四人輪換著休息一下。

如果露宿野外的話,也可以在車廂裡睡覺。

總之,這次賈琮準備得相當充分,準備在遼東大幹一場。

有了繡衣衛千戶的腰牌,一路暢通無阻,那些地方關卡連個屁也不敢放,直接開關放行。

一行人只用了五天就出了山海關,進入了綏中地帶。

然後經寧遠,錦州,進入北鎮,再往前就是自己的第一站,黑山村了。

在途中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中午,趕到了黑山村。

黑山村背靠黑山,村中三百多戶人家,差不多有一千五百人左右,擁有田地一萬三千畝,是這附近最大的田莊。

附近圍繞的八九個田莊,都是寧國府的產業,光佃戶就七八千人。

烏進孝就住在這個黑山村裡,管理者周圍的八九個田莊。

榮國府的田莊也在這附近的不遠處,有七八個莊子,但是農田卻比寧國府這邊多了不少。

乃是烏進孝的堂兄弟在這邊管著,兄弟兩個分別管理著兩府的莊子,這相互打掩護真是太方便了。

烏進孝看著騎在馬上的少年,和緩緩進入黑山村的車隊,笑容滿面的迎了上來。

“小的烏進孝拜見三爺,不知三爺突然駕到,未曾遠迎還請三爺恕罪。”

此時,烏進孝的心裡卻是懊惱不已,自己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家這位主子,這麼快就來了遼東,打了自己一個措手不及。

賈琮坐著馬上,看著一臉笑意的烏進孝,這次居然不給自己下跪了。

雖然自己也不喜歡別人給自己下跪,可是這老傢伙,這前後的態度變化也太大了。

說是請罪,卻哪有請罪的樣子,分明就是敷衍嗎。

難道說在自己的地頭上有了底氣?

先不管他了,稍後讓特戰隊員去查一下這老傢伙的底,到時候再做定奪。

賈琮微微一笑,“烏莊頭不必如此,正所謂不知者不罪,我這次來的突然,給烏莊頭添麻煩了。”